萝卜快跑破圈背后:自动驾驶开启「大爆发」时代

资讯 » 新科技 2024-07-31

自动驾驶技术涉及的每一个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在被重新定义,形成一个新的局面。在自动驾驶时代真正带来之前,这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自己的一血被无人驾驶出租车拿下。”

“能让萝卜撞到的,大概率是自己的问题。”

这段对话的场景是,一车主吐槽无人驾驶出租车造成交通混乱。但是网友的回复成为亮点:“跟自动驾驶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99%都是有司机的错,因为自动驾驶出租车100%遵守交规。”更有甚者网友们将无人驾驶出租车称为“马路判官”“超雄司机的克星”。

这样的评价虽然带有几分戏虐和调侃的意味,但无人驾驶这波风评的转变,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除了这些能让平常人容易感知的变化之外,资本层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2024年7月10日上午,无人驾驶概念股爆发。天迈科技开盘直冲20CM涨停。中海达及东箭科技一度触及20%涨停板,截至上午收盘,分别涨19.00%和14.36%。星网宇达、移远通信及路畅科技等一众无人驾驶概念股,上午也以涨停报收。

港股方面,百度也因萝卜快跑在上午涨10.72%,盘中一度大涨12%。

比起前些年自动驾驶厂商的“颓势”,还有资本那副“只字不提”的态度,2024下半年的这波爆发,来的有些突然。

拨开这些表象来看。2024年6月3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同一天,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公示》,拟开放一些道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上海更是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向四家公司发放了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证,允许在特定区域进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试乘;而长沙市则计划到2026年全面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总里程达到惊人的1050公里。

其中,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亮点颇多。例如比起之前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和《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北京市征求意见条例不仅仅侧重于单车智能,还涵盖了路侧和车端,对自动驾驶行业做出了更系统性的支持。

此外,意见稿中还细化了责任认定与事故处理机制。

能清晰感知到的是,从用户、资本再到政策,自动驾驶产业正在发生一些系统性的变化。如今,虽然关于自动驾驶的热议逐渐平息,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却迎来了新的爆发,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不断发展。

一、扫清的“路障”,上路的“加速度”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国多地就已发布政策支持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动驾驶似乎依旧没有实现全国规模化落地。

例如,上海过去几年来已陆续开放嘉定、临港新片区等示范区测试无人驾驶;北京也于2020年9月建成了全国首个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2019年9月,武汉向3家企业颁发首批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成为国内最早发放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示范区之一。

但仍有许多问题。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彼时,“感觉有点吓人”“想尝试,但是担心不安全”,这样的担忧时常从消费者口中传出。

可见,自动驾驶需要“有法可依”,是其落地的“保险”也是前提。但在过去的几年里,明显法律法规并未完善,或者说在自动驾驶技术无法支撑其大规模落地的背景下,不知如何立法。

另外一个痛点是,缺少统一标准体系。

要知道自动驾驶商业化有两条路线,一是robotaxi路线,二是车路云协同路线。

一直以来,长尾问题是自动驾驶L4技术难落地的关键。而车路云协同模式下,车辆通过与路侧传感器和云端的数据交换,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包括视线之外的交通情况和潜在危险。车路云协同还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交通管理和应急响应,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一直以来车路云协同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导致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较难兼容。还有就是智能路侧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的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且维护成本高。

可以想象一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隧道这类信号弱的区域,可能会暂时失去与云端的连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所以抛开技术层面的问题,标准的统一、法律法规以及基础设施的缺失和不完善,恰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最大“路障”。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北京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将迎来立法保障。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在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以及交通事故责任落实方面做出了明确。

除此之外,还强调了建设和规划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设施。比如新建或改建的道路需要预留空间,支持智能化改造。以及建设全市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和云控基础平台。

该意见稿不仅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出行服务中的应用方向,还从创新研发、产业链发展、测试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规划,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铺平了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7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更是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的入选,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技术正步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目前,武汉“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单车单日峰值订单量超20单,与传统出租车司机一天的接单量基本持平。

而在深圳,巴士集团宣布计划2024在前海推广20台自动驾驶公交车,其中,巴士集团第5分公司已获批开行并运营B998线等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已获批的B998线等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预计在7月底正式开通,票价为1元。

这意味着,无人网约车落地之后,无人驾驶公交车也已经到来了。

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基础设施不完善到一体化发展,自动驾驶正在加速迈入新的阶段,进入全面大规模落地是大势所趋。

二、按下产业重组的“按钮”

人们对科技发展是十分敏感的,随着某些自动驾驶车的上路,7月中旬,自动驾驶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

讨论的激烈程度,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2016年5月25日凌晨,重庆江北区的街头被一种不寻常的紧张气氛笼罩。几辆黄色的出租车,错乱着排列在公路上,形成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屏障的另一侧是试图冲出屏障的滴滴快车。

这种行为引发了滴滴快车司机的强烈反击,他们召集了几十个滴滴快车前来支援。出租车司机也不甘示弱,通知了更多的出租车前来围堵。于是近百辆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汇聚于此,一场“围堵大战”就此上演。

这一晚,原本应该是人们安静休息的时间,却变成了一场混乱的“战场”。

这场冲突背后,是出租车司机对滴滴快车等网约车服务的恐惧和抵触。他们认为这些新兴的出行方式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影响了他们的收入。而滴滴快车司机则认为,他们提供的是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应该得到市场的认可。

站在当下来看,网约车并未替代传统出租车,出租车改变了原有交易模式,利用网约车平台增加了许多便利,而网约车更是成为下岗大潮中重要的“救命稻草”。

如今8年过去了,科技飞速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升级、迭代,也使得城市交通“进击”,自动驾驶不断在各个城市试水,再一次让传统出租车以及网约车主们嗅到了“危机”。

2024年7月,在城市交通方面一向被诟病的武汉,出现了许多无人驾驶出租车。它们以低廉的价格、优异的车型以及良好的车内环境,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关注。

一时间,“抢了出租车的饭碗”“压死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科技替代人工”等言论横扫各大评论区。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主更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团结,将矛头对准无人驾驶出租车背后的企业。

科技发展的浪潮不可逆,产业需要升级。对于身处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参与者们,唯有改变才是应对之法。

从传统出租车到网约车,再到无人车。可以看到的变化是,传统的出租车服务是乘客在路边招手叫车,司机随机接单。网约车则通过手机应用进行叫车,乘客和司机可以通过应用平台进行匹配,服务更加便捷和个性化。无人驾驶汽车则进一步改变了服务模式,乘客可能无需与司机互动,只需通过系统预定车辆。

在商业模式上,传统出租车依赖于司机和乘客的直接交易,网约车则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平台从中抽取佣金。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进一步改变这种模式,例如通过车辆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或者通过按需付费等方式。

在产业的重构上,网约车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格局,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则会对汽车制造商、保险公司、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从传统出租车到网约车,再到无人车,公共交通的本质并未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的提供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以及相关产业的结构都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也将产生新的机遇和增量。

也可以说,自动驾驶落地的那一刻,产业重组、升级的按键被按下。

三、自动驾驶,站在汽车产业变革前夕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链中主机厂(即整车制造商)是主导者,他们通过设计和制造汽车硬件(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来定义产品的核心价值。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主机厂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自动驾驶技术需要高度集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在自动驾驶时代,汽车的核心技术将从传统的机械和电气系统转向“算法、硬件、运营”。这使得系统集成商(如专门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此外,面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零部件(如智能底盘、传感器等)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些零部件不仅需要满足技术要求,还需要在成本、可靠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具备优势。这意味着,未来的汽车产业链中,这些零部件的供应商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投资,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

这些变化将促使汽车产业链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率。主机厂可能需要与更多的技术供应商和服务商合作,形成一个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态系统。

可以发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链,使得核心技术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和算法的开发,同时也将推动相关零部件和运营服务的发展。

这种变化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各方参与者进行战略调整和资源重组,以适应这一新兴技术带来的变革。

站在整个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发展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合。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技术、高精度地图等将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需求,优化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以适应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

这种优化和升级,也倒逼交通系统的效率提升,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发展打好地基。而实际上,这些只是自动驾驶技术革命引领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变革的一小部分。

不过这中间仍需要较长时间的过渡,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有较长时间将新技术与现有设备进行整合,逐步升级、迭代。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自动驾驶系统的维护、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推动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和再培训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自动驾驶技术涉及的每一个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将被重新定义,形成一个新的局面。在自动驾驶时代带来之前,这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