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冯紫彤
2024年上市银行半年报季的大幕由南京银行拉开。
7月31日晚,南京银行率先交出中期“成绩单”。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下,上半年,南京银行总体业绩稳健,实现营业收入262.16亿元,同比增长7.87%;实现归母净利润115.94亿元,同比增长8.51%。
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总资产达到2.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总负债2.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4%。从构成看,公司贷款和个人存款仍是带动贷、存款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与往年不同的是,为响应新“国九条”要求,今年已有多家上市银行宣布拟进行中期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7月31日晚,南京银行同步公告,已收到大股东提案,建议南京银行董事会以分红派息方式在年内适时实施2024年具体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半年报中,南京银行表示,该事项其董事会会议已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024年来,南京银行股价走势可称“红火”,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达到45.26%,居上市银行首位。
息差持续下行,非息收入“扛大旗”
一直以来,“吸存放贷”带来的利息净收入都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利差压力的持续,南京银行的收入“骨干”悄然移位。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28.11亿元,同比下降5.97%;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34.05亿元,同比上升25.51%,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1.13%,为同期首次。
具体看,南京银行利息支出的高增是影响其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南京银行利息支出260.59亿元,同比增长9.26%;其中应付债券支出同比增长58%。
上半年,南京银行净息差水平下行至1.96%,同比再下降0.23个百分点,且承压趋势难解。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是上半年南京银行非息收入暴增的主力推动者。上半年,南京银行该项目收入为43亿元,同比增长477.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稳健。“代理及咨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4%,在各类手续费收入中占比进一步扩大。
个人贷款增长承压,住房贷款半年微增13亿元
公司贷款规模高增、不良下行;个人贷款增速放款、不良升高。从南京银行财报看,2024年上半年,这一行业普遍趋势未有改变。
截至2024年6月末,南京银行贷款规模达1.21万亿元。
其中公司贷款占比76%,达到9185.78 亿元,较上年末增超千亿,增幅 12.70%。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小微金融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是南京银行信贷资源的倾斜对象,截至6月末,其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净增138.42亿元、272.69亿元、174.64亿元。
个人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余额为2881.2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其中消费贷款贡献半数以上余额,总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13%。
但据半年报透露,“母公司消费贷款与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小幅缩减”,故而上半年“消费类贷款”近37亿元的增幅或主要来自于其消金子公司“南银法巴消金”。截至6月末,南银法巴消金表内贷款余额 439.82 亿元,较年初增长 124.51 亿元,增幅达 39.49%。
此外,上半年,南京银行信用卡透支贷款为个人贷款中唯一大幅增长类别,期末余额8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住房贷款微增13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其中,对公不良贷款率为0.58%,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良率达5.73%,其余行业不良率均在2%以下,房地产业不良率仅0.32%。
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64%,较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半年报并未披露各类贷款具体不良率,但表示: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有所下降。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略有上升,消费贷款与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员工人均薪酬下降,员工人数稳定
近来,多家头部银行传出“降薪”消息。银行业“降本增效”话题也频遭热议。
从南京银行半年报数据看,未有“裁员”,但“降薪”属实。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员工薪酬为45.41亿元;期末员工人数为16260人。折合“人均薪酬”27.93万元。
2023年上半年,该行员工薪酬47.31亿元;期末员工人数为16085人。即“人均薪酬”29.41万元。
仅从上述数据计算,南京银行员工约合人均降薪5%。
以2023年全年数据计算,南京银行员工平均薪酬约为56.12万元,合月薪4.68万元。
相关文章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
2024-08-07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