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迎来开门红,上汽的目标仍是“国内第一”

资讯 » 智能车 2025-02-10

去年,上汽集团零售数据实现463万辆,仍是国内第一。但从惯有的批售角度来看,上汽集团全年新车销量为401.3万辆,同比减少20%,相比之下,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427万辆。一增一减之间,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的上汽集团被挤下冠军宝座。

身份的变化让曾经的优等生上汽极其不适应。自从引领中外合资模式以来,上汽集团在过去40年间一直都是国内车企的翘楚之一,是见证、参与并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的一环。其庞大的体量、云集的品牌、优秀的产品和成熟的链路,让上汽集团连续18年蝉联国内汽车公司销量第一。然而,在愈发诡谲的竞争环境下,上汽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压力陡增。

因此,如何在2025年反击并重夺国内第一,无疑是整个行业关心和上汽操心的重中之重。

而从2025年1月的表现来看,上汽的反攻似乎已经开始。

数据显示,上汽1月整车合计批发销量为26.42万辆,同比增长7.86%‌,在1月为淡季的情况下批发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为全年销量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在终端销售数据方面,上汽1月终端交付35.3万辆,比批发销量多出9万辆,终端需求带动库存状态进一步向好。

合资板块的悲喜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被诟病患有“合资依赖症”的上汽集团,正在减轻对合资子公司的依赖,继去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总销量60%后,今年1月自主品牌终端交付20.6万辆,占集团整体销量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近6个百分点‌。

具体看来,首先是合资板块的表现差异明显。一边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二者批发销量分别为7.5万辆和3.36万辆,分别同比降低20.94%和6.55%。但和前两者分别下滑的境遇不同,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70万辆,同比增长120%。

而从终端交付来看,上汽大众销售9.88万辆,实现在燃油车市场约10%的市占率,创近年新高,旗下帕萨特Pro、途观L Pro等车型不断发力,开启燃油车第二增长曲线。

其中,帕萨特家族1月销量超2.5万辆,持续领跑中高级轿车市场;途观家族1月实现销售近1.7万辆;途岳家族1月销量超1.3万辆,同比劲增19.4%。

另外,在豪华品牌方面,1月上汽奥迪新车销售2,800辆,同比增长38.1%,上汽奥迪A7L销量同比增长112.4%。而在2025年,上汽奥迪还将推出两款重量级新品:一款为A5L,另一款则是AUDI品牌首款B级车型,两者将为上汽奥迪提供重要支持。

另一家合资公司上汽通用虽然销量也在下滑,但其1月产量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88.76%,很显然在2024年降库存瘦身之后,上汽通用已经轻装上阵决战2025年。

据官方消息,从今年起,上汽通用新车型的产品定义将由上汽通用和泛亚自己主导,100%围绕中国客户需求展开从2025年到2027年,计划推出12款全新车型,100%为新能源车型,纯电、插混和新的增程技术都兼顾,覆盖轿车、SUV和MPV的不同车身形式。

而作为合资板块中出现暴增的上汽通用五菱,1月全球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18.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尤为亮眼,共计售出5.54万辆,同比增长58.9%。

上汽通用五菱的强势表现由来已久。

早在去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总销量达到了1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半数,达到80万辆,同比增长63%。此外,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出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共计出口 22.5万辆。截至去年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40万辆,位列全球前三。

在品牌层面,五菱红标全年销售59万辆,新能源车型渗透率超过20%;五菱银标则实现了68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增长近20%。

其中,宏光MINIEV家族继续领跑市场,年销量达到26万辆,累计销量超过145万辆;五菱缤果家族年销量也达23.7万辆,同比增长41%。值得一提的是,五菱星光家族全年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68%,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系列之一。

自主、新能源和海外的奋进

除了合资品牌“三驾马车”的坚守和努力突围之外,被称为上汽集团“新三驾马车”的自主板块、新能源车和海外市场则不断实现奋进突围。

首先是自主板块,正如前文所述,上汽集团正在减轻对合资子公司的依赖,继去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总销量60%后,今年1月自主品牌终端交付20.6万辆,占集团整体销量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近6个百分点‌。其中,上汽乘用车销量为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持平,上汽大通销量1.56万辆;智己汽车销量2800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上汽谋划打造“大乘用车板块”,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MG)、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握指成拳,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随后,智己、飞凡研发业务并入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经调整后,智己和飞凡的新产品从立项到整体开发,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责。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也会集中转移到上汽研发总院统一管理统筹,为智己、飞凡、荣威、MG等品牌提供基础开发。

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1万辆,同比减少5.04%。然而,终端交付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8.7万辆,位居行业头部阵营‌。

2024年,上汽完成纯电/混动/氢能三大平台和固态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技术升级,2025 年将加速各品牌更有竞争力新能源新车型的推出,上汽的电动化转型进一步加速。

‌海外方面‌,1 月上汽海外销售6.9 万辆,同比增长7.4%,同比增长主要系去年年初存在运力紧张等问题,1 月海外终端交付9万辆,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12.5%。

2024年,上汽海外终端交付量稳步增长。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2024年销量数据,上汽成为在欧洲卖得最好的中国车企。随着上汽加强海外不同车型/能源形式新车供给,2025年其海外销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目前,上汽集团已经构建了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十年来在智能电动技术领域投入近1500亿元。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上汽的自主品牌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合资品牌的转型提供支持。

年后的上汽也是动作不断,MG拿出5亿补贴支持创业者行动;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在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深入研发、制造一线走访;智己、宝骏也参与绑定当下热门的DeepSeek,旨在提升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