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易佳
以旧换新,上海市民廖艺璇有话说。她同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年换新车,今年年初置换新车拿到了1.3万元定额补贴,利用家电换新补贴政策换了部新手机,又省了近千元。“以旧换新政策优惠力度很大,身边很多朋友就选择了置换新机。”
像廖艺璇一样的消费者还有千千万。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参与活动人数突破100万用了33天,从100万到500万仅用17天。
以旧换新这股风潮,是如何席卷全国的?
“以旧换新不仅促进产品的销售,消费者也购买到了更为先进、更环保的产品,实现了消费升级。”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升级。通过旧品折价、政府补贴等方式,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成本,从而激发了市场需求。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仅春节期间,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消费市场活力有效提升。
工作人员在介绍国补政策以及补贴详情。实习生黄天拓摄
以旧换新,怎么算好背后的“绿色账”?
“以旧换新政策对加速行业的绿色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王遥说,通过以旧换新政策,让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产品的优势和环保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助于推动企业向绿色生产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商务部数据显示,在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达90%以上。据国家节能中心预计,2024年更换的高效能家电将推动全社会每年节电100亿千瓦时以上。
随着补贴品类不断扩充,现已有20多个省份根据当地居民消费情况,将净水器、洗碗机等绿色智能家电纳入补贴范围,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带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既能拉动消费升级、推进释放改善型需求,也能通过资源循环等方式促进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以旧换新政策在推动绿色消费、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改进和创新的空间。”王遥说,现阶段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旧品评估标准存在差异,容易导致消费者和企业的纠纷。应出台相关标准与法规,规范旧品评估流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王遥表示,在以旧换新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旧产品数据可能涉及隐私问题。应加强对企业数据管理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消费者隐私。
王遥补充,部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的流程和标准不太清楚,参与度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以旧换新的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相关文章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
2025-02-24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