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告急:学术期刊出奇招,250 美元评审一篇论文

资讯 » 新科技 2025-03-31

AI 在「超速」,AI 相关的论文投稿量也在「爆炸」。

近几年,NeurIPS, ICML, CVPR, ICLR, ACL 等顶级 AI / CS 会议投稿要「挤爆」同行评审人的书桌了。比如,CVPR 2024 大约有 9000 名审稿人,但投稿作者的数量却超过了 30000

为了防止审稿人滥用 AI,CVPR 在去年直接出台了七条新规,明令禁止使用 LLM 参与评审。

然而,就在 CVPR 2025 录用结果公布之际,区域主席(AC)曝出了评审过程中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

一些极不负责审稿人,要么彻底放弃了评审过程,要么提交了质量低得离谱的评论。甚至,一些评论竟是由大模型生成的,敷衍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学术出版行业来说,这类问题早已相当严峻 —— 2020 年全球审稿人在同行评审上花费的总时间就超过 1 亿小时。

除了耗时且成本高昂之外,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审系统还存在很多其他缺陷,包括评审偏见、不一致性、缺乏奖励、寻找审稿人困难以及速度慢等问题。

面对的激增论文、高级审稿人的短缺和 AI 的诱惑,如何才能让审稿人保持评审的专业性?

Nature 近日的一篇文章似乎给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方案 ——「直接发钱」!

本月,有两家试行这项政策的期刊公开了各自的研究数据。

结果表明,给评审论文的研究人员支付约 250 美元(现汇率约合 1817 元人民币)报酬,不仅能加快评审速度,还不会降低评审质量。

不过,一些专家警告,这种做法可能给科研和出版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的心理学家 Balazs Aczel 指出,「尽管这两项试验规模不大,但在收集付费同行评审相关数据方面,迈出了不错的第一步。」

不过他也提到,到底要不要给同行评审人付费,仍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给评审人报酬

其实,付费给同行评审人这一想法,很早之前就有讨论,但到目前为止,真正付诸实践的出版商并不多。

经济学期刊过去曾做过尝试,一些医学期刊会给特定的评审人支付报酬。

还有些期刊采用了一些不太常见的报酬方式:开放获取的大型期刊《PeerJ》采用了一种代币系统,为评审人减免出版费用;还有期刊用专门研发的加密货币来支付报酬。

有些研究人员担心,给评审人现金奖励,可能会降低评审质量,或者以未可知的方式改变科研格局

但一直以来,都缺乏关于潜在利弊的确凿证据。

《Critical Care Medicine》期刊的编辑们好奇付费给评审人会产生什么效果,于是开展了一项为期 6 个月的实验,由加拿大 Queen’s University in Kingston 的临床科学家 David Maslove 牵头。

从 2023 年 9 月起,该期刊邀请了 715 名研究人员评审论文,并给其中一半的人提供 250 美元奖励。

本月早些时候,期刊公布了实验结果:付费评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接受邀请的比例,也加快了评审速度

收到付费邀请的研究人员中,大约 53% 接受了评审邀请,而无偿邀请的人员里,这一比例为 48%。

平均来看,付费评审比无报酬评审能提前 1 天出结果

期刊编辑评估后发现,付费和无报酬评审人的评审质量并无差异。

Maslove 表示,这种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说明金钱在激励同行评审人的行为方面,作用较为有限

「同行评审人可能还重视其他东西,比如责任感、忠诚度,或是想回馈社会。」

加快评审进度

《Biology Open》期刊也进行了一项实验,虽然参与的评审人数较少,但效果更为显著。

从 2024 年 7 月开始的 6 个月里,该期刊 10 个学科领域中的 2 个,将评审人视为付费合同工,并采用了两种付费方式。

一种是给评审人 600 英镑(约 776 美元)聘用金,让他们每季度最多评审 3 篇论文;另一种是每评审一篇论文支付 220 英镑(约 285 美元)报酬。

编辑会向自由职业的评审人发出评审邀请,评审人需在 1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接受。接受邀请后,有 4 天时间提交评审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共完成了 20 篇论文的评审工作。

根据本月发布的结果,付费评审比无报酬评审要快得多

付费评审报告平均周转时间为 4.6 个工作日,而未参与付费试验的评审报告平均需要 38 天。

编辑发现,付费和无报酬评审报告在质量上没有差别

该期刊的执行编辑 Alejandra Clark 表示:「这对编辑来说帮助极大,以往在某些领域,找评审人特别费劲。」

《Biology Open》期刊的实验非常成功,目前正打算将该体系推广至所有学科领域

Clark 称,期刊用所属机构的自由支配资金来开展这个项目,这一做法会持续到 2025 年底。她希望到那时能收集更多数据,再考虑如果继续推行这项政策,应如何提供支持。

Clark 还补充道,长期维持这一政策可能要提高《Biology Open》期刊的论文处理费用,目前为 2200 美元。

Aczel 不太认同通过提高出版或订阅费,来为付费同行评审提供资金。他表示,很多机构目前已经难以承担这些费用了

而且,这两项研究都未探讨,付费可能会如何改变评审人的其他行为。

Aczel 指出,付费体系可能会促使研究人员尽可能多完成评审,这可能导致评审报告质量下降,他们投入到自身研究的时间也会减少。

瑞典 Linnaeus University 的科学家 James Heathers,在 2020 年发起过一项活动,他认为一篇同行评审报告的合理报酬应为 450 美元。

他认为评审质量不会因此下降,因为出版商有权对付费评审进行监督,「以合同形式雇佣他人,合同中是有相关条件的,可以进行管控。」

过去出版社会给同行审稿人付费吗?

总的来说,过去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出版商是不向同行审稿人支付费用的同行评审长期以来被视为学术界的互惠志愿服务

学者们审阅他人的稿件,同时自己的稿件也由其他同行评审。这被认为是学术共同体运作的一部分,是学者职责的一部分。

虽然没有直接的金钱报酬,但审稿工作有时会带来一些间接或非金钱形式的回报,例如:

了解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

提升在学术界的声誉和认可度(有时会被列入期刊的致谢名单或获得证书)

部分期刊可能提供审稿人一些小福利,如临时的免费阅读权限、购书折扣、免除自己投稿时的部分版面费等

象征性的感谢和荣誉认可

期刊订阅优惠

出版社书籍优惠

审稿证明

当前稿件激增和 AI 带来的新挑战,极大地加重了传统上依赖志愿服务的同行评审系统的负担。

审稿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寻找审稿人困难、评审周期延长甚至影响评审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出版商开始尝试(或至少是讨论)向审稿人付费,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试图通过经济激励来缓解审稿人短缺、提高审稿效率和质量。

然而,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做法,并且这种付费模式是否可持续、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潜在偏见、成本转嫁等)仍在讨论和观察中。

这标志着学术出版界可能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968-6

https://www.aje.cn/arc/the-peer-review-dilemma/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