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为绿色出行注入活力,但电池自燃、电路短路、充电桩故障等安全隐患也随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前发现风险、避免事故发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01 新能源汽车检测难题亟待技术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包含电池组、电机、电控单元等关键模块,在过载运行、部件老化或接触不良等工况下,极易因异常升温引发故障甚至火灾。
传统检测手段依赖人工经验与分步排查,效率低且易遗漏隐蔽性故障,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电池组局部过热引发的热失控风险,常规检测手段难以实现有效预警,亟需非接触式、可视化的检测工具介入。
华盛昌推出的DT-874Z+和DT-979Z+两款工具型红外热像仪,能对电车进行非接触温度检测,通过热像图快速查找热缺陷,辅助工作人员对电车进行诊断评估,将车辆安全隐患控制在源头阶段,早发现早处置。
02 华盛昌热成像为电车安全护航
DT-874Z+具备320*240超像素红外分辨率,DT-979Z+具备256*192高红外分辨率,再加上300万像素可见光摄像头及AUF专利融合技术(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80000185.3),在±2°C/±2%的测温精度下,可实时捕捉微小温差变化,覆盖-20~550°C全场景温域监测。
电池系统健康监测
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类型。但锂离子特殊的活跃性也让其潜藏易燃的风险。
在锂电池进行高低温老化、充放电测试等生产环节,随时有发生热失控的风险。DT-874Z+/979Z+通过8种调色盘组合与红外/可见光/AUF融合/画中画(DT-874Z+)多种成像模式,快速扫描电池包表面温度分布,实现温度场的立体化呈现。
检测时可自动锁定最高或最低温、中心温度,高效地监测锂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温度变化,及时找出温度异常区域,预防热失控风险。
电机与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电机绕组过热或电控单元散热不良是电车常见问题。这两款热像仪可对运行中的电机进行动态测温。
所检测到的数据可以通过WiFi(DT-979Z+)或USB传输到手机端及电脑端上,配合 ThermoViewPro专业免费软件,进行点分析、线分析、区域分析,分析完之后可支持图片、PDF、Excel表格等文档导出,更全面的分析热图像热源点的温度变化瞬间。
充电设施安全维护
充电桩内部包含多个重要电子元件,如高压接触器、充电电缆、变压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这些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出现火灾。因此,确保充电桩各个关键部件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是充电桩运营和维护的重要任务。
DT-874Z+/979Z+的便携性使其适合现场巡检,快速筛查充电桩接触点温度异常,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到故障点,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并通过图像存档、点线面分析去生成检测报告,助力标准化运维管理。
现今红外热成像已成为汽车检修的重要技术手段。华盛昌DT-874Z+/979Z+两款工具型红外热像仪,能实现非接触式测温、直观显示目标物体的温度场分布,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检修、维护等环节的温度检测应用需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关文章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
2025-04-03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