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真是越建越好了。
这两天,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的住宅新规,新规在层高、电梯、防噪等多个方面设置了新要求。
1、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
2、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内;
3、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
4、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应设供暖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
新规预计5月1日正式施行,也就是5月1日之后新建的房子,空间更大了,隔音更好了,日照更充足了……
再加上很多城市的住宅新规,减少公摊、提高得房率、住宅智能化等等,我们离“住得好”真是越来越近了。
当然,这是房地产强调存量提质和增量结构调整的必然阶段。
这里就要提到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好房子建设,为什么三番五次说到要建好房子。
一肯定还是表面上能看到的,要让大家住得好。现阶段“住得下”已经不成问题了,但“住得好”还差得远。
二很关键,就是要刺激新房销售。最近几年市场很差,房企的资金问题包括大家的收入问题等因素,很多人都倾向于买现房,或者是二手房,这就导致新房交易持续下跌,投资端和土地财政也因此受到影响。
刺激新房销售,是拉动新一轮住房投资的关键。当然这一关键也包括旧改、城中村改造、收房等等。
如何刺激新房销售?除了目前明面上比如保交楼等政策之外,就是提质,提高房子的建筑质量。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账。
机构的数据显示,层高标准提升的直接代价是建安成本上升,层高每增加10厘米,建安成本会上涨2-5%。30层的住宅,层高从2.8米增至3米,一平方米预计增加成本100-150元,总成本涨幅约5%。
全国住宅层高提升至3米,将撬动超2880亿相关产业。
也就是这里面不仅是房子本身,还包括配套,以及现在都在推的一些科技体验。
说白了,就是国家现在非常需要房地产这碗饭,刺激新房销售,不得不为之。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的很正确。
这两年,很多城市都在搞四代宅,从我观察的数据来看,各城市四代宅都卖的很好,普遍一个特点,就是卖的比普通住宅贵,但是去化却比普通住宅要好。
福州、南京、重庆,包括广州都有案例,也有数据支撑,这说明了什么呢?大家愿意买好产品,愿意为好产品的高价买单。
四代住宅比较显著的特点是使用率高,露台大,之前我去看过广州一个四代宅,使用率超高,能达到140%,露台也有一个房间那么大,产品是非常能打的。
“好”大家都能看得到,现在大家都想用好东西、有东西,所以大家愿意去买,我一点也不意外。
按照目前的操作,新房市场被拉起来是早晚的事,但尴尬的是二手房,新房的一通操作,二手房的价值空间将被极限,甚至被锁死淘汰。
新出的住房规范更是一记重拳,打得二手房措手不及。
因为之前可能还是老破小、老破大的降价厮杀,现在连10年楼龄的二手房都被拉进来PK了。
这一次住宅新规明确规定,之后的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
过去对我国对层高修辞的修改是在2011年,当时明确层高宜为2.8米,在这之前,都是要求住宅层高不应高于2.8米,卧室和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米。
也就是2011年以前,我国盖的房子层高大部分都在2.4-2.8米之间,2011年之后,住宅才普遍到2.8米以上,部分高品质房源可以到3米。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计算了相关数据,以10年一个周期来看中国家庭住房的建成时间,上世纪90年代的占比达到了20.6%,21世纪00年代的占比达到30.3%,21世纪10年代的占比达到34.7%。
也就是说,我国超8成的房子都建在2010年以前,现在这超8成的房子都将被时代的车轮无情地碾压。
其实这两年的环境,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局面对二手房越来越不利了。
经济观察报报道过,“好房子”口号开始喊之后,某一线城市老旧住宅的挂牌就开始上升了。
以2025年春节前后数据为例,春节前某一线城市每日新增挂牌在100-400套,但节后二手房挂牌单日新增就突破了上千套。
新增房源中,房龄超20年的老旧住宅占了超8成。
预估这一轮之后,越来越多人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各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会走向新一轮新高的。
当然,也不排除市场反应比较慢,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等新规之后,房子进入建设入市阶段,大家都按照“新规”标准选房,新房的优势慢慢显露出来,二手房的劣势就会被市场发现,挂牌也会逐渐走高。
但到那个时候,也力不从心了,市场已经变了,时代已经抛弃二手房了。
这一过程,不会那么快,会慢慢发生,当然具体房源情况要具体分析,但大势大致如此。
相关文章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
2025-04-04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