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高温老化房用于模拟高温环境,对电池进行热稳定性测试,以此评估电池在高温工况下的性能与可靠性。其热稳定性测试要求涵盖多个关键层面:
一、温度设定与均匀性:
精准温度设定:需依据电池类型、应用场景设定适宜老化温度。常见锂离子动力电池高温老化温度多在 45℃ - 65℃间,如针对电动汽车用电池,为模拟夏季车内高温环境,可能设定 60℃老化温度;储能电池考虑户外高温工况,一般在 50℃ - 55℃。温度设定精度通常要求达 ±1℃,确保测试条件一致性。 出色温度均匀性:老化房内各区域温度差异要极小,整体温度均匀性需控制在 ±2℃以内。这依靠合理风道设计、高效循环风机实现。比如采用顶部送风、底部回风方式,配合导流板引导气流,使热空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保证电池测试环境一致。二、温度保持时间:
足够时长测试:电池需在设定高温下保持足够时间,以充分暴露潜在问题。常规消费类电池高温老化保持时间为 8h - 24h;电动汽车及储能用大型电池组,因体积大、热传递慢,老化保持时间会长达 48h - 72h。如某款新型储能电池,经 72h 高温老化,才能全面检测出其在长期高温环境下容量衰减、内阻变化等性能指标。三、温度监测与记录:
多点实时监测:老化房内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区域温度。传感器精度达 ±0.5℃,分布在不同高度、位置,尤其靠近电池放置处,确保全面掌握温度情况。例如在多层电池架上、靠近风道及角落处均安装传感器,形成立体温度监测网络。 全程数据记录:测试期间,温度数据自动、连续记录,存储频率不低于 1 次 /min。记录数据用于后续分析,绘制温度变化曲线,评估温度稳定性、排查异常情况。如通过分析温度曲线,可发现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短暂温度波动,避免对电池测试结果误判。四、环境安全保障:
防火防爆措施:电池在高温老化时可能因热失控等原因起火、爆炸。高温老化房采用防火阻燃材料建造,配备烟雾报警器、灭火装置,如干粉灭火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同时,房内电气设备均为防爆型,防止因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通风换气功能:良好通风可排出电池老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持房内空气清新,降低可燃气体浓度。通风系统换气量根据老化房体积、电池数量及产气量计算确定,一般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 10 次,确保环境安全,不干扰热稳定性测试。相关文章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
2025-04-08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