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冷霜
花都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能级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通过多元产业布局、精准政策支持与高效服务创新,花都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全链条成长生态,助力其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多元产业体系夯实民营经济根基
花都区产业门类丰富,传统与新兴产业并进,为民企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空间。
花都是“中国皮具之都”,聚集超8800家皮革皮具企业,年产箱包超7亿只,占全国三分之一。狮岭箱包皮具产业集群通过工业互联网转型,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化妆品产业方面,313家生产企业(73家规上)形成“中国美都”品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呈现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汽车产业作为支柱,聚集东风日产整车企业和采埃孚、马瑞利等全球零部件巨头,带动民营配套企业发展。2024年获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获评广州未来独角兽企业2家。
新兴产业中,在高景太阳能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获批建设市级新型储能产业园,“绿能谷”建设如火如荼。与华为、佳都科技合作,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工业人工智能中心。全省首个全温区冷链仓储交易园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入选市首批特色进口示范平台。
营商环境优化激发民企动能
花都区以“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花都首宗“五证联办”项目——高景太阳能项目实现6日办结审批,75天投产。2021年建成并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进驻35个部门、开设229个服务窗口、1902个事项纳入统一窗口服务,初步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全方位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热土。
出台《花都区亲商助企二十六条》《广州市花都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花都区优化营商环境“春风送暖”改革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行重大产业落户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200万元。全国首创农户信用绿码,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区位跃升拓展民企发展空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枢纽,花都为民企创造跨区域联动机遇。
“空铁联运”体系连接全球,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全市最长,为民企提供物流与技术优势。
作为广清接合片区核心,引导民企参与“2+5+N”汽车平台建设,向西连接肇庆制造资源,向北拓展清远、韶关市场。临空数智港对接中新知识城,为民企融入光电、生物医药创新链提供跳板。
此外,北部文旅生态湾建设中,民企深度参与融创文旅城、阿那亚九龙湖等项目运营。随着“一区一城一港一湾”格局深化,花都正成为大湾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为广州万亿级产业蓝图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文章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