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玉禾田(300815.SZ)召开了2024年年度业绩交流会,公司董事长周平、总经理鲍江勇等12位高层领导出席会议,并就经营策略、回款状况、股东减持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复。
对于2024年取得的成绩,公司方面表示2024年是稳健增长的一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突破72亿元大关,达7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0%,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展望2025年,公司将围绕“科技赋能”、“智慧运营”、“价值再造”为发展理念,通过三大价值引擎(智能装备产业化、服务模式平台化、数据资产资本化)驱动增长。
持续推动“数智化”降本增效
玉禾田作为一家综合性城市服务运营商企业,其业务存在着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据公司年报数据,期内公司在职员工数为95014人,其中生产人员数为92724人。
因此,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的改造,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公司在交流会提到,目前公司引入1吨智能清扫机器人、3吨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和巡查无人机等各类环卫智能装备,进行联合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服务,实现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同步清扫、市容市貌巡查联动作业。
此外,公司还通过自主研发的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可以实现所有环卫车辆数据化管理,实时状态监控,从以往的人工排班到系统自动排班,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实时掌控环卫作业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公司运营的项目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为50%,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化替代,有计划地通过智能装备替换人力,节约运营成本。公司目前在深圳试运营的自研装备替代项目,取得了较好的降本效果。
不过,也有投资者表达了对“环卫机器人”大规模使用,可能造成大规模裁员的担忧。
公司方面表示,“环卫机器人”的应用将采取渐进式推进策略。在推进技术升级过程中,公司将秉持审慎稳健的原则:一方面在标准化作业场景逐步引入智能装备,另一方面保留需要人工判断的复杂作业环节,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实现平稳过渡。我们高度重视技术革新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将通过岗位转型、技能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现有员工,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兼顾就业稳定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社会共赢发展。
多元化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近几年来,玉禾田的营收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公司未来如何保持业绩增长态势,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公司方面表示称,未来将重点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如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智慧市政(照明/管网运维)、再生能源等新兴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公司并购的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累计三个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113,499.38万元,净利润13,174.57万元,为集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加大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装备+数据+服务”的一体化竞争力,强化行业技术壁垒。
据了解,玉禾田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晓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润智科”)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为环卫设备、人员及车辆运营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晓润智科作为玉禾田的“智慧大脑”,整合AI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管理精细化水平,验证了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
多举措提升回款速度
年报显示,2024年玉禾田应收账款为42.18亿元,同比增长29.14%。由于近几年宏观环境变化,园林环保、城市服务等行业普遍面临回款难的问题。投资者对于玉禾田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十分关注。
玉禾田方面表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有所提升,但整体在可控范围内。应收账款管理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改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同时,每个项目公司均设有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小组,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月召开应收款专题会议通报收款情况,每周向集团总部汇报收款进度;出现特殊情况会启动预警机制,及时形成处理方案,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公司2025年一季度回款金额达17.74亿元,同比增长21.26%,回款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也有投资者对减持情况保持关注。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7.92%,目前没有减持计划,且其股票质押仅占公司股份的14.24%,质押股份风险可控,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不存在负担业绩补偿义务的情况,不存在股份被冻结、被拍卖或设定信托的情形。(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相关文章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
2025-05-17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