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政策背后:是开放的姿态,还是外汇的焦虑?

资讯 » 新零售 2025-05-17

下午的新闻炸了锅——中国宣布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这些南美国家实行免签政策。听起来挺振奋人心的,但转念一想,这事儿背后是不是还有点别的意思?毕竟,免签这种事,表面上是外交友好,实际上却是经济算盘。

先说免签这事儿,咱们国家以前对免签一直挺“谨慎”的,毕竟人口多、国情复杂,开放太多容易乱套。但最近几年,免签的国家名单悄悄在扩容——从东南亚到欧洲,现在又轮到南美。你说这是因为咱们越来越开放了?当然有这层意思,但更直接的原因,可能还是跟“钱”有关。

国际航班还没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外汇流入也没以前那么猛。这时候,免签政策就像是一张邀请函,欢迎外国人来中国消费、旅游、学习,顺便带点外汇过来。尤其是南美这些国家,虽然离得远,但人均消费能力还算可以,来中国玩一圈,买点东西,住几晚酒店,吃几顿饭,外汇就进来了。再加上之前的外国人购物退税政策,整个逻辑就很清晰了——吸引外资消费,拉动经济。

免签政策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没那么直接的影响。毕竟这是单方面免签,也就是说,他们来我们这儿方便了,但我们去他们那儿,签证还是得办。这种“不对等”的免签,多少有点“我们还没富到可以随便免签”的味道。等哪天咱们经济更强了,可能就能玩个双向免签了——你来我往,互相方便。

这事儿也不全是经济账,外交层面也有点意思。南美这些国家,除了乌拉圭还跟台湾有点关系,其他基本都跟中国关系不错。免签政策一出,既是拉近关系,也是给其他国家看——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有自信。开放的姿态,永远是强国的标志。

评论区有人提到加拿大的240小时过境签,这事儿也挺值得一说。加拿大这个政策,虽然不是免签,但也算是个“松口”的信号。可能是新上来的总理比较懂事,开始跟中国玩点缓和关系的套路。240小时过境签,说白了就是“你可以来,但别待太久”。这事儿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影响不大,但从外交角度看,算是个微妙的变化。

免签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国人来了,吃喝玩乐一条龙,直接拉动相关行业的收入和就业。尤其是疫情后,旅游业一直在缓慢复苏,这种政策无疑是个助推器。但免签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开放,还得看后续的配套政策和执行力度。

这事儿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经济、外交、旅游等多重考量。免签政策是个好事,但也别太乐观——对等免签,可能还得等我们更强、更富的时候。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你来我往,互相尊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