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买车,“增程”好还是“插混”好?一篇文章讲清楚!

资讯 » 智能车 2025-05-19

朋友最近想买车,预算不高,家里人一合计,觉得“增程”或者“插混”应该最合适。

结果一查,直接懵了。

车评人说增程香,论坛里说插混省,销售更夸张——

有人劝他上零跑C11,说“这才是真正的电车体验”;

有人推荐比亚迪宋PLUS DM-i,说“品牌大、技术成熟、买它稳”。

他回来一句话,把我问住了:

“这俩不都是’油电混合’吗?为啥大家说法完全不一样?”

是啊,表面看差不多,为什么大家却各执一词,意见完全对不上?

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给大家好好聊聊这件事。

01 先说增程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种车的,还是觉得:

“华为、理想、奇瑞这么多大厂都在搞,肯定靠谱、前景好!”

但说实话,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增程之所以能火,不是它多先进,而是插混太难做;

或者说,即便能做,想要做得好、做得稳定,也非常困难。

所以,很多车企把目光,放在增程身上。

说白了,表面上增程也是“可油可电”,但它的技术原理很简单:

就是一辆单纯的电车,然后加上了“发动机”和“发电机”作为充电宝。

整个过程,不用考虑复杂的“油电切换”逻辑,也不用调校驾驶质感,就两个字——省事。

所以很多车企涉足新能源车,首先就会考虑这个赛道。

不过简单归简单,它也带来了几大好处:

一是系统纯粹、出问题的概率低,稳定性强;

二是结构清晰,车企开发起来更快、成本也更可控;

三是电池够大,支持“高配置堆料”——车机流畅、座椅舒适、冰箱彩电通通安排。

也正因为这些点,很多人开着增程车,真有种“移动的家”的感觉。

但话说回来,技术简单也意味着它有“天花板”,有不少难受的硬伤。

02 再说插混

和增程相比,插混的门槛确实高不少。

它不只是“电车+油箱”,而是一整套油电深度融合的系统,说它是“真正的混动”,也不为过。

说白了,它既要兼顾电驱带来的丝滑,又要发挥发动机的效率优势;

还要确保在各种路况下,都能无缝衔接、不出问题。

这难度可不小。

譬如低速起步阶段,插混会优先用电驱动,加速更快、响应更灵敏;

中高速行驶时,可以只靠纯电,也可以靠发动机行驶;

等到超高速行驶时,电机、发动机还可以同时发力,让整车保持动力充沛的同时,把油耗控制在最佳区间。

说到底,它将生活里的一切可能性都考虑到了,让你在每时每刻都有最好的体验。

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油耗可以做到极低:

以比亚迪秦DM-i为例,在2025年春季促销中,宣传的NEDC亏电油耗为2.9L/100km。

就这个数据,已经不是省不省的问题,已经比较接近用电的成本了。

当然,复杂的背后,故障率也会高一点点,且维修没那么方便,舒适性也较欠缺——无法和增程媲美。

03 普通家庭该怎么选?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如果你特别在意“用车成本”、希望省油、又不想折腾充电,那插混会更合适。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插混不怕亏电,哪怕你完全当油车来开,它的油耗表现依旧很稳。

不像增程那样,电量一低就“变脸”,油耗直接剧增,动力也跟着掉。

而插混哪怕电用完了,依然能保持低油耗,动力输出也比较线性,不会给你一种“掉链子”的感觉。

更关键的是,它对充电条件没啥依赖。

你住老小区,或者小区没公共充电桩,那插混就是一台省油的家用车,不慌不乱、长期稳定。

当然,如果你家里本身就有充电条件,平时通勤为主,又特别在意“舒适性”和“配置享受”,那增程是更有幸福感的选择。

因为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体验,插混大概率给不了,尤其是十几二十万这个价位段。

只是你也要接受它的“缺点”,接受亏电时,噪音、震动都很明显,驾驶质感会打折。

说白了,增程更像是给家庭打造的“通勤工具”和“舒适空间”,没多少驾驶乐趣可言;

插混则恰恰相反,驾驶体验和油耗上更优!

总的来看就是——

增程也好,插混也罢,对消费者而言,其实没有“谁更高级”这一说。

因为你开的不是技术,是生活。

每个人对车的定义不一样——有人要低成本,有人要高舒适;有人想省心,有人想多点自由度。

选车这件事,到最后不是拼参数,而是看你愿意接受什么、舍弃什么。

从这个角度去选车,你就不会错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