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远见从何而来?明白1点,普通人也能让自己具备预见性!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5-20

众所周知,任正非是一个有预见性的企业家。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远见卓识,对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不能提出正确的假设,不能预见机会和风险的存在,那他要想成功还是蛮困难的。

对于华为的成功,在老同事眼里,任正非作为企业创始人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深感每次变革既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逼出来的,更是来自创始人任正非先生的前瞻性和决断力,使得华为在“冬天”没有到来的时候,就提前准备好了棉衣。华为每次重大变革都没有失败,这无疑得益于任正非先生深远的顶层设计。

是啊,要让一群人中的精英服气,必须是要有真本事才行,并不是说有钱就能当老板。

要知道聪明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只有你看得远,说得对,他们才会俯首听命,让你指挥。

没有远见就无所谓战略。

在德鲁克看来,战略应该是“当前必须做什么才能准备好迎接不确定的未来”,战略规划不是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当前的思考和行动必须具有什么样的前瞻性”。

比如说,有的人是从10年、20年的时间尺度看问题,有的人是从1天、2天的时间尺度看问题,那他们的出发点和行为逻辑自然不一样。当然,结果也是不同。

不争一时之短,须争一世之长。真正的智者都是有全局观点,而不是只考虑现在的利弊得失。要知道,现在得利的“好事”,貌似是占了便宜,实则是吃了大亏。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想一想马云为什么说阿里要做102年的好公司?这就代表从终局看问题,失败和死亡是自然规律,不可避免。问题是自己要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

平庸企业和卓越企业的分野就在于此,前者永远是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而后者则在追求成长的最大化,兼顾长短利益的平衡。

假如任正非在华为创业初期不是力主做研发,不惜板凳一坐十年冷,那华为还能够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吗?做企业,就是要算清楚大账和小账,不犯买椟还珠、分不清主次的错误。

世界永远是在变化,市场更是起伏不定,如果没有未雨绸缪,那失败是必然的。

决策者的核心任务有两点,其一是防范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其二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早做准备。

任正非在这两点上就做得很好。比如2012实验室就是个例子,无论处理器还是系统,华为都早早进行了准备,否则事到临头,就可能是任人宰割的下场了。

商业竞争是永远进行的,如果没有一个前瞻性和应对的手段,那就是没本事,就会输。华为在2010的时候就认为要想在ICT领域实现超越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具备IT基础技术纵向整合能力,必须考虑为构筑这些基础能力提前进行投资。

确实是这个道理,技术能力的具备不是说有钱就行,其中有个长期的投入和验证过程,时间可以缩短,过程不能省略。这就是高科技企业普遍是忧患意识强的缘故。

到底我们将来技术思想是什么?技术路线是什么?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假设对了,我们就正确了可能也就成功了。我们假设错了,那我们可能就会进入类似北电、MOTO一样的衰退。

企业在追赶的时候是容易的,但在领队的时候就非常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路在哪儿,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所以你必须有洞察和理解,知道怎么提出正确的假设。

企业家的直觉比普通人的认真分析管用,为什么?

我在职场上见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好几个努力准备资料,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分析某个事情,但有人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他明明对此没有准备,为什么?

后来我看一些顶级科学家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一两秒内就能判断出这个问题是对还是错,答案是什么,或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我就意识到贝索斯那句话是对的:

我在商业和生活中,做出的所有最好的决定,都是用心、直觉、勇气做出的,而不是分析。

这种直觉的背后就是洞察力,没有洞察就没有杀伐果断,也就没有所谓的预见和前瞻。所以做一把手最重要的本事就是洞察,你对人对事的洞察最关键。要知道变化迅猛,容不得你慢慢考虑,你必须当机立断才行。

我们看曹操说袁绍好谋无断,就是直指人心,点明了其病根。如果一支队伍的老大是优柔寡断的人,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那他就缺乏决断力。

企业老板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这就是说做决策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关键时候要有胆识、魄力和决断。决策者的直觉是比普通人的“聪明”更高维的智力层次。

任正非的远见从何而来?明白1点,普通人也能让自己具备预见性!

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主要靠后天的修炼。任正非看问题和事物的角度跟别人不一样,他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更多,他看得更深入,他的视野更广更大。

那么,如何修炼呢?老方说古人一段话就点透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循道而行即有德,厚德则可以载物。一流的企业家都是顺应规律做事的,他们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直觉、洞察、远见……是从哪里来的?说到底是你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不是拍拍脑门就有了主意,而是平常有大量的学习、思考和观察。如果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像车轱辘一样的转,那他迟早会有所得的。任正非经常往一线跑,就是在调查研究,然后有了思想的材料,他就能思考中把握发展的趋势。

静以修身,由静生慧,人在安静的时候就可以心如明镜,洞彻万物,当你认识到本质和规律的时候,自然就有了预见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