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述:按理说凭借新能源产品已经拿下市场近七成份额的中国品牌,在面对中型轿车市场时,应该有自己的打法。姑且不说夺个冠亚军,至少进入到核心市场应该是可以的。
但在中型轿车市场,却出现了罕见的空白地带。
4月份,中型轿车冠亚军被德系迈帕兄弟拿下,就算前十强中,能够看到新能源产品,也就比亚迪的秦L和海豹06,八成的热门车型,还是燃油车。如果从中国品牌的维度看,也只有比亚迪和红旗进入到销量十强。
中型轿车很难打吗?表面上看好像是,但纵观整个市场,其实并非如此,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品牌用越级竞争的打法,让中型轿车的尺寸和范围框不住这些新的车型了。这不是市场壁垒的问题,而是中国品牌主动错位。
比如多数中国品牌卖10万-15万元的轿车,基本上朝着中大型轿车的尺寸和定位去了。而尺寸大小在中型轿车体量的产品,从厂家的角度直接定位成紧凑型轿车,完美避开了与传统中型轿车去竞争。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采取越级的方式,未来中型轿车市场会出现两条路径,其一是价格越来越便宜,现在已经低至6万元级别了;其二则是新产品越来越少,因为绝大多数都朝着更大的尺寸去了。
这标志着“得中级轿车得天下”的言论正式瓦解。
相关文章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
2025-05-21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