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动车YU7火爆上市,资本狂欢:电动车业务估值飙升,科技股天花板被重构?

资讯 » 智能车 2025-07-01

小米汽车YU7的震撼发布,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资本市场层层涟漪。6月26日晚,这款售价高达25.35万元起的车型正式亮相,仅开售3分钟,大定订单便突破了20万台大关,1小时后更是飙升至28.9万台,直接锁定了约578亿元的营收,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小米对2024年全年汽车业务收入的预期(321亿元)。

资本市场的反应速度令人咋舌。美股市场上,小米的ADR(美国存托凭证)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2%,最终收盘时仍上涨了9.85%,创下了年内最大的单日涨幅,市值单日激增超过500亿港元。而在港股市场,机构普遍预测6月27日开盘时,小米的股价或将刷新历史高点。摩根士丹利更是重申了对小米的目标价,定为62港元,预示着潜在的20%涨幅。

主流投行纷纷上调了对小米的评级与预期,将其电动车业务视为估值重构的核心引擎。高盛启动了“90天正面催化剂观察”,预测如果YU7的月销量能达到3万辆,将显著蚕食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份额,并推动小米的毛利率突破25%。摩根士丹利更是将小米电动车业务的估值从2040亿元上调至4970亿元,预测到2030年,小米的目标市值或能达到2.5万亿元,对应股价100港元。

A股市场上,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企业也迎来了涨停潮。YU7所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等配置,拉动了供应链股价的集体爆发。海泰科(模具供应商)、合力泰(车载显示)、普路通(供应链管理)等企业纷纷涨停。同时,宁德时代作为YU7的独家电池供应商,资金净流入达到7.7亿元;拓普集团(空悬系统)月涨幅达到25%;富特科技(800V电源)单日涨幅也达到了6.46%。新晋合作方华阳集团作为“HyperVision全景屏”的独家供应商,预计年化营收将增长15%。

然而,尽管订单火爆,市场的关注点却逐渐转向了产能的落地。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将加速三期工厂的建设,二期产能已经投产,年总产能将提升至30万辆。同时,小米也在加强与供应链的协同升级,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等头部供应商已经获得了长期订单,预付款比例提高至40%,以保障零部件的稳定供应。机构普遍认为,如果YU7能够实现“锁单1-5周交付”的承诺,小米汽车的年交付量或能突破35万辆的目标,进一步推高其估值。

YU7的成功发布,不仅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也见证了小米从“手机巨头”向“智能出行生态领导者”的华丽蜕变。这场由技术普惠引发的价值重估,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资本叙事。随着订单的持续涌入和产能的逐步释放,小米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http://www.cnu.com.cn/character/202507/103258.html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