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沥金
价格战血流成河,全靠内容友好型产品做心脏起搏。
内容友好型产品,指的是自带话题和流量,能激发新场景的产品。
消费降级下,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无异于饮鸩止渴。内容友好型产品通过创造“新场景”与“新意义”,能开辟新的价值蓝海,消费者不再仅仅为物理功能买单,更为其承载的情感共鸣与社交价值付费。
被全球抢购的LABUBU,靠“可爱带点坏”的治愈力,成为时下情绪经济的代表;维达纸巾将郁金香印花融入棉韧系列,打造了“桌面美学”,让消费者为高颜值包装支付溢价;有些白酒品牌不再强调香型工艺,转而打造“见岳父神器”“合同谈判专用酒”的局场情绪。
最近3分钟“大定”20万辆的小米YU7,更是把“内容友好型产品”玩明白了。
明明消费趋势下行,甚至倒逼车企们延长账期、价格战打得飞起,“车圈恒大”的瓜还在耳边回响。转头一看,这台新车单日订单收入突破600亿,相当于小米2023年全年智能硬件收入的四分之一,也远超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的首日5万台成绩。
小米YU之所以大卖,是因为品牌成功把自己契入了消费者的生活场景,所以才引发了海啸般的共鸣。
无论是将电机控制算法命名为“晕车舒缓模式”,还是把天幕玻璃透光率参数包装成“SPF100+防晒护甲”,消费者不一定懂参数,但一定懂生活。
对当下的消费行业,“内容友好型产品”正在重构消费者决策逻辑。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布的战报 网络
内容友好型产品,自带话题和流量
流量越来越贵,所有品牌都需要提升营销效率。
内容友好型产品恰恰因为自带流量和话题,天然契合了当下品牌们的诉求。比如瑞幸和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引发了全网的内容海啸,单日销量突破500万杯。
要打造一款“内容友好型产品”,得进入用户的生活和情绪场景中。产品本质上不是靠广告预算“推”出去的,而是凭借自身的内容基因,让用户主动“拉”进自己的生活。
小米YU7一小时斩获30万订单的奇迹,正是内容友好型产品策略的极致演绎。
小米最擅长的,就是通过找对标,把用户的需求具象化表达出来。
主打“年轻人第一台车”的小米,一直在通过正大光明“模仿”豪车的设计,吸引年轻人群的眼球。
小米SU7“模仿”的对象是保时捷,被很多用户吐槽成“保时米”,小米YU7又被人说像法拉利,雷军还在发布会上对标特斯拉Model Y。
争议归争议,话题和关注度一下子就起来了,渗透了年轻人群的心智。
重视情感共鸣和场景叙事,是它成功的第二个要素。
对目标人群是谁这个问题,雷军只讲了一句话:“(YU7)是为那些清晨送孩子上学、顺路也给自己买束花的妈妈;那些周末带着全家去露营、也在后备箱中为自己留一套钓具的爸爸。”
而且同样讲性能,人群切入什么场景,小米就说什么话。
对家庭用户的人群,小米说的是后排容纳得下两个大人外加一个儿童座椅,后备箱可以不用折叠就塞下婴儿车。
对重视颜值的女性用户,小米YU用流金粉等高颜值配色和特殊设计的防晒天幕成功说服了她们。
相比直白的信息,人们更容易记住有细节和温度的生活场景。直击“心巴”的话语,让消费者没有抵抗力。
在产品设计上,给用户留下可以分享的“钩子”,是成功的第三个要素。
无论是手机支架、隐形挂钩、专门放雨伞的卡槽、供电滑轨,还是它的天际屏设计,以及“人车家生态互联”等创新功能,天然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
这些贴心的小细节不仅让车主感受到被尊重,切实解决了用户痛点,低门槛的设计呈现很容易被用户自发分享出去,反哺产品本身的声量。
最高明的流量来自产品自身的故事力,小米把这“内容友好型产品”玩明白了。
追求质价比,让消费者“占便宜”
小米YU7能大卖,还因为它提供物超所值的获得感,让消费者感觉“占了便宜”。
降级趋势下,消费者一定对花钱这件事更加敏感,他们不再愿意单纯为了一个LOGO付费,而是要更加“物有所值”。
从定位来看,小米YU7面向的仍旧是中产和更有钱的人群。它用精准的配置和价格卡位,还有极有针对性的营销方式,打动了对应的人群。
先说配置,这款车妙就妙在,它卡在了一个精妙的配置和定价上——更贵的车已经有了“豪车”属性,天然屏蔽了大部分中产,而它的配置又对标了这部分豪车,就让它显得很有竞争力。
不管是标配800V的高压平台、小米天际屏PHUD抬头显示,还是前排零重力按摩座椅和后排135°大角度调节……这些往往只出现在50万甚至更贵的车型上的配置,对中产人群来说,如今只用25万就能拿下,会带来强烈的“占便宜”感觉。
而对更有钱的“土豪”群体,驱动消费的动力是小米代表的“新锐科技感”,重要的不是省了多少钱,而是只花25万就表达了一种态度——自己很懂科技、时尚和生活。
这款新车对消费者的价格预期管理也堪称教科书级别。
发布会前释放“对标高端、配置拉满”信息,把消费者的心理价位锚定在30万+高位;正式发布时价格瞬间少了5万,激活抢购本能。
订购小米YU7的人中,60%-70%为增换购用户,他们不急于用车,等待本身构成参与感。就算因为产能瓶颈要等一年,那也是陪着品牌一起造梦。
25万的售价,做出了50万的配置,换来了100万的情绪价值。
沥金点评
别家车企还在把内容当营销方式,小米直接把产品做成内容本身。
小米YU7用30分钟锁单20万辆的核爆级数据,宣告了一个新消费范式的诞生:在消费降级浪潮中,高价值感的内容友好型产品,正在成为撕裂市场的利刃。
一边是拼多多、折扣店横扫低端市场,一边是奢侈品增长停滞——消费市场的“M型分化”已成共识。但在小米YU7的狂热订单背后,可以看到一个被忽视的中间地带:消费者并非拒绝消费,而是拒绝为“无效溢价”买单。
这款现象级产品的本质,是小米对消费降级逻辑的精准反杀:当购买决策越来越依赖“社交验证”,产品本身必须成为传播素材。
相关文章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