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消费 | 年轻人都在为什么而买单?品牌该如何应对?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03

以下的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年轻人消费心理的核心是什么?

1.分析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会为什么而买单?

随着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消费增长的主力,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展现出独特特征。这一代年轻人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大流"现象。在服饰领域,曾经被视为小众的穿搭风格如汉服、洛丽塔、地雷系、清楚系、女儿服等,如今在商场中随处可见,反映出小众文化的普及化趋势。

洛丽塔文化圈的消费现象尤为典型。这个群体的消费行为与社群高度关联,加入相关社群后,在群组讨论的影响下往往会持续购买。市场上的洛丽塔服装价格跨度很大,从39元的曹县产品到高端定制,形成了完整的市场层级。值得注意的是,洛丽塔服装在设计时往往完全舍弃功能性,纯粹追求视觉效果,这种"只为好看"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情绪价值表达。

2.情绪消费的暴涨,自身/身边有哪些常见的为情绪买单的实例或是知道的情绪性品牌

在品牌营销方面,耐克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其淮海路店推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延伸到宠物服装领域的产品线,都在试图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接。这种尝试显示出品牌不再满足于提供单纯的产品,而是在创造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体验。不过,像阿迪达斯这样快速跟进潮流的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质疑,显示出年轻消费者对品牌营销的敏感度。

3.泡泡玛特,Jellycat等情绪品牌是如何在高单价的前提下做到依旧收获众多忠实的消费者

在玩具市场,泡泡玛特通过将产品赋予"人格",成功实现了全球化扩张。其IP形象如Molly、ZISIGA不再仅是玩具,而是具有故事性的"角色"。即便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消费者仍愿意为其溢价产品买单。同样,Jellycat通过推出结婚装扮、生日主题等产品,精准切入送礼场景,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在儿童市场,奥特曼和火影忍者的卡牌游戏风靡,其稀缺卡片的高溢价现象印证了收藏价值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新老代际间的消费逻辑差异明显。老一代消费者倾向于从实用性角度选择大品牌产品,注重性价比和耐用性。面对年轻人购买价格不菲的玩偶或装饰品,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有趣的是,只有当这些产品被解释为"可以炒作,转手能卖高价"时,老一代才会认同其价值。而00后则呈现出新的消费特征,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不如前代,更注重产品本身的吸引力。

4.年轻消费群体和老一辈消费群体与品牌关系从心底上本质有何不同

在营销策略上,现代年轻人对仪式感的重视为品牌提供了新的机会。例如,儿童节已经演变成全年龄段的消费节点,很多成年人也会借此寻找童趣体验。王尔德花店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这家由近60岁阿姨创立的花店通过与bebebus、昂跑、Prada等品牌跨界合作,推出限定花束,成功让传统花店获得了独特的品牌调性,改变了消费者对花店的传统认知。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品牌需要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纽带。设计师不能局限于个人创作,而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小红书和抖音已成为了解消费者的重要渠道,品牌需要通过这些平台自然地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当下市场产品过剩,找到正确的营销方式和目标用户显得尤为重要。品牌不能只是生产产品摆上货架,而是要从用户痛点出发,设计完整的用户体验路径。

在年轻人"人设自由切换"的时代背景下,品牌如何维持自身"人格统一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当下消费者的风格偏好变化速度极快,这种快速迭代的审美需求给品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虽然品牌需要保持某种统一性的灵魂特质,但这种统一性的定义似乎需要重新审视。

品牌如何和年轻人“共舞”

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一块拼图

1.针对情绪消费心理,市调从"消费者洞察"转向"社会情绪捕捉" 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传统的品牌统一性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如果把品牌比作一个性格鲜明的人,比如以幽默见长,那么这种幽默不必拘泥于某个特定方向或表现形式。只要能持续给受众带来愉悦感,就达到了品牌统一性的本质要求。现代品牌不应该被传统营销逻辑所局限,关键在于能否始终站在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喜好角度去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种持续的用户导向本身就构成了品牌灵魂的核心。

日本品牌lizlisa的成功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案例。这个品牌从最初的姬系公主风格,成功转型为主打"地雷系"风格。所谓"地雷系",主要以粉色和黑色为基调,塑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联想到"病娇小妹"般的造型特征。这种看似跨度较大的风格转变,实际上体现了品牌对市场动向的准确把握和灵活应变能力。

2.品牌产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如何冠上情绪价值?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品牌不必执着于"贴标签"式的固定形象。相反,应该采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方式来表达品牌灵魂,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这本质上是将个人IP升级为品牌IP的过程,需要在保持核心价值的同时,为品牌开拓更多可能性。当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持续的粘性,自然会记住品牌的独特之处。

这种全新的品牌发展理念对企业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既能适应又能引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发展中找到独特的定位。这种平衡不是简单的风格统一,而是在多样化表达中始终保持品牌精神的一致性。

成功的品牌转型往往建立在对消费者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无论是风格的改变还是产品线的拓展,都应源于对目标用户需求的准确理解。品牌的统一性更多体现在对用户价值的持续创造上,而不是外在风格的固化。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品牌需要建立起既灵活又稳定的运营策略,在保持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市场趋势保持敏锐的感知力。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张怀楷

美术编辑:李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