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创新发布农业无人机助力智慧农业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3

2025年7月,全球无人机技术领军企业大疆创新再次以创新科技赋能农业,正式发布新一代T100、T70系列农业无人机及智慧农业平台升级方案。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智慧农业从“机械化替代”向“数据驱动决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技术突破:从“精准作业”到“全域智能”

此次发布的T100农业无人机堪称“空中多面手”,其最大载重突破100公斤,搭载共轴双旋翼设计与双重雾化喷洒系统,可在单次作业中同时完成播撒、喷药、测绘三大任务。在江苏盐城的水稻田试验中,该机型通过AI视觉识别系统自动避开电线杆等障碍物,配合厘米级RTK导航技术,实现每分钟3亩的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6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一机多用”能力——通过快速更换模块,T100可秒变果树授粉机、森林灭火弹投掷器甚至物资运输平台,在云南普洱的茶园测试中,其搭载的3D建模系统成功识别出隐藏在枝叶间的病虫害区域,指导无人机实施靶向施药。

T70系列则聚焦“超值性价比”,以30公斤载重、70分钟续航的配置满足中小农场需求。在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T70通过多光谱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氮磷钾含量,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后,同步至地面无人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理闭环。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该方案使化肥利用率提升至45%,每亩节约成本120元。

平台升级:数据成为新农资

与硬件同步升级的大疆智慧农业平台,构建起覆盖“监测-决策-执行-追溯”的全链条数字体系。在黑龙江泰来县的水稻田,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地面传感器,每10分钟更新一次田间数据,AI模型可提前72小时预警稻瘟病风险。当系统检测到某地块长势滞后时,自动生成包含施肥量、喷药时间的作业处方,并推送至附近无人机服务站。这种“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在2025年春耕中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累计减少农药使用量1.2万吨。

更引人注目的是平台的“企业级定制”功能。内蒙古某大型农垦集团通过私有化部署,将无人机作业数据与ERP系统对接,实现从种子采购到粮食销售的全程溯源;新疆棉田则利用平台的三维地形建模功能,指导大型农机进行精准平地,使土地利用率提升8%。大疆农业负责人透露,未来将开放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接入气象预报、农产品期货等数据,打造农业版“安卓生态”。

行业变革:从“卖设备”到“种数据”

这场农业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在广西南宁,由政府补贴的“飞防服务队”已覆盖80%的蔗田,农户通过APP下单即可享受每亩8元的植保服务,较传统人工节省成本60%。而大疆的竞争对手们也在加速布局:极飞科技推出搭载太阳能充电板的长期驻留无人机,拓攻机器人则专注果园避障算法优化。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政策层面同样利好频出。农业农村部《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对采购智能农机的主体给予30%补贴。在资本市场上,大疆农业板块估值已超千亿,其“硬件+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被视为农业版“特斯拉”。正如中国农科院专家所言:“当无人机飞过田野,撒下的不仅是农药,更是农业现代化的种子。”

从赣南果园到东北黑土地,从江南水乡到西北戈壁,大疆的农业无人机正在重新定义“耕耘”的含义。当科技与土地深度融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跃升,更是一个古老行业在数字时代的涅槃重生。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或许正如大疆品牌片所言——“让农业更轻松,让生命更美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