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的上汽奥迪A5L竟然还嫌贵?价格战摧毁的到底是什么

资讯 » 智能车 2025-07-04

限时26万元起,最高32万元。如果把这个官方指导价单独拎出来,在当下喧嚣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它不算惊喜,也谈不上失望。但把这个价格贴在“奥迪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这张名片上,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7月3日,上汽奥迪全新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作为一款主打豪华运动与智能驾驶的中型轿车,全新A5L Sportback此次共推出5款车型,限时臻享价26万元起,顶配智领quattro版32万元封顶。就产品定位、品牌背书与配置表现而言,这一价格体系可谓诚意满满,甚至具备“越级竞争”的野心。

且对比同级对手,全新A5L Sportback无论价格还是智能化上都迈出了一大步。要知道,很多同级车型起售价依旧牢牢卡在30万元+,智能化技术也仍处在加速进程之中,而上汽奥迪已然通过与中国头部供应商合作,实现了智能应用的快速落地。

然而,市场对上汽奥迪带来的“诚意之作”反响好像并不满意。寰球汽车从小红书等多个社交平台上了解发现,消费者普遍充斥着“太贵”“不值”“买纯燃油不如买电车”的声音。

这场围绕价格的争议,实际并非源自产品本身,也不是消费者不懂账本,而是长达两年的“价格战”把大家的心理锚点整体下压,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中国汽车的价值认知。

同样的26万元,有人记得当年只能买到低配 A3,而如今却想要“L2++智驾+四驱+B&O音响”的All-in大礼包。

必须指明的是,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燃油车型,全新A5L Sportback并不是一辆“旧瓶装新酒”的产品,无论设计、配置、智能,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新A5L Sportback采用奥迪家族化设计语言,配备经典掀背设计与投影感应式电吸尾门、运动无框车门、全新矩阵式LED大灯、一体式竞速运动座椅、奥迪全新一代豪华座舱等,内饰配置与A6L看齐。

但即便如此,除去此前只在高端新能源车上才可能出现的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6万元的起售价仍被部分消费者视为“高不可攀”。虽然预售价不等于成交价,上市后终端优惠加上各种补贴,很大概率会给出一个“真香”价格,但消费者的这番反应已经暴露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燃油车的价值在被系统性贬低。新能源车发展迅猛,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新能源车企用“堆料”战术改变了消费者对“价格”的认知,20万级可以配激光雷达、800V高压快充、冰箱彩电大沙发,这让传统燃油车再想强调机械素质、品牌价值时,显得“冷门”甚至“昂贵”。

二是价格战已模糊产品真实价值。过去两年,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的剧烈碰撞下,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形成了一种“非理性底价幻想”:B级车卖A级价,高端配置当入门送,用户心中的价格锚点不断下移。

所以今天全新A5L Sportback给出合理价格时,反而让消费者觉得“不够良心”。

消费者对汽车低价的期望被逐渐固化,再合理的定价都会显得“贵”。而回过头来站在企业视角看,全新A5L Sportback的定价并不过高,甚至还有以26万元的亲民价下探市场的用意,毕竟作为奥迪品牌中型轿车,配置、品牌和技术都对得起这个价位。

虽说全新A5L Sportback的预售价看似不够惊艳,可如果没有这两年价格战的冲击,它的售价或许会被认为“极具性价比”。但现在的问题是,消费市场已经不再愿意为“合理”买单,消费者只愿为“便宜”买单。

这正是价格战留下的最大毒瘤:它摧毁了消费者的价值认知,让“好货不值钱”,也让品牌价值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放置到整个汽车发展中,这种恶性竞争正在把整个行业拉入一个不可持续的深渊:厂商利润被持续压缩,技术研发投入能力下降;消费者预期不断下调,定价策略陷入两难;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反而被埋没,市场导向失衡。

我们必须承认,消费者并无过错,追求性价比无可厚非。但当整个市场陷入“价格迷恋症”,不仅厂商无法健康生存,消费者也难以得到真正优秀的产品。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的出现,其实是一次“价值回归”的尝试。在“全面电动化”尚未真正成熟、消费者认知仍在持续演化的过渡阶段,上汽奥迪试图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加持,把智能科技、安全性能与品牌基因结合起来,重构燃油车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产品张力与技术表达。

如果说电动车是未来的方向,那么燃油车的现在依然不可忽视。在政策仍不明朗、使用环境复杂的大背景下,燃油车+智能化未尝不是一种折中且理性的选择。而A5L Sportback正试图在这个市场中奋力突破。

更为重要的是,汽车市场是时候停止价格战带来的“短期满足”,让行业回到尊重价值、尊重产品、尊重技术的轨道上来。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该逐渐从“只看价格”回归到“看整体价值”的理性思维。从这个层面出发,A5L Sportback的表现也将成为一次市场检验,它能否成功或许决定着豪华燃油车未来的出路,乃至整个行业价格体系的回归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