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蝉鸣阵阵。在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新场村,村民们在村里的肥马小店就能买到各种生鲜产品,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专程到城镇采购。
生鲜仓库
在村里,肥马小店是村民们消费购物的首选去处。一百多平方米的店面里,零食饮料、日用百货全部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琳琅满目。在生鲜区,生姜、洋葱、鸡蛋等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篮子内,冰柜里存放着排骨、五花肉等肉类冻品,每件商品的标签上都标注着产品名称、包装日期、单价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原本在城镇超市里的商品,如今在农村百姓的家门口就能买到。
“买菜就图个新鲜。瞧这芹菜多水灵,我买了3斤,打算回去包饺子。”村民朱平是店里的常客,她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收银台上,笑盈盈地说,“小店就在家门口,买菜很方便,菜品质量也有保证。”
这样的小店,在大丰区的农村已经开了21家,覆盖草庙、万盈等5个镇。
农村位于物流配送的“神经末梢”,长久以来,农村百姓想要购买品质较好的生鲜商品,只能自行走远路去城镇,极为不便。朱骏和石伟两位青年均出身于农村,深知农村群众的消费困境。2017年6月,他们瞄准农村市场,逐步摸索出“生鲜直配+实体销售”的模式,回到家乡创建了第一家肥马小店。初试成功后,他们开始扩大规模、连锁经营,打通农村生鲜消费“最后一公里”,激发其活力和潜力。
收银称重
“我们采取‘公交化’的物流模式,每天向各门店配货三次。”朱骏介绍,为打造高效的生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他们坚持“少配送、勤配送”的原则,根据21家门店位置共制定了5条路线。每天,5辆货车都会准时准点按照时刻表,负责所有门店的货物配送。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货品积压,减少商品损耗,从而保证生鲜产品当日配送、当日销售。“公交化”的物流模式,还衍生出了“同城快递”新服务。
“好口碑”的核心在于“好产品”。为保证商品质量可靠,各门店会定期记录商品保质期,并运用模块化下单的方式,向物流中心提交商品订单,全部记录均可查证。在加工中心,鸡蛋、豆制品、蔬菜等商品先经过简单的处理和分装,贴上标有条形码、包装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再送至各个门店,确保所有商品可溯源。
肥马小店的创建,不仅激发了农村消费活力,还为5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韦蔚 谢斌)
相关文章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
2025-07-0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