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在太空“消失”的美国卫星,撕开了本世纪最大的“双标”现场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5

咱们的“长征六号甲”火箭“一箭18星”的壮举把18颗“千帆星座”的卫星宝宝们稳稳地送入了轨道。

但在任务结束后,火箭的末级在800公里的高空,进行了一个标准的“钝化”处理结果意外解体,产生了一些太空碎片。

西方媒体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瞬间就扑了上来。各种头条大标题,那叫一个触目惊心:“中国不负责任的行为威胁全球太空安全!”“失控的中国火箭再次制造太空危机!”

美利坚太空部队司令亲自出面点名,让我们务必“及时通告”,欧洲航天局也说“非常关注”这事就连马斯克创办的SpaceX也跳出来指责我们火箭设计有“瑕疵。

这一系列连续动作施展后,让我们成了在太空中“随便吐唾沫”的粗鲁之人,

当时咱心里也犯嘀咕:难道这事儿真的这么严重?

直到另一件事的发生,让我彻底看清了这场表演背后的“剧本”。

时间来到去年10月。一颗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重达6.6吨的通信卫星“IS33e”,在印度洋上空,突然“猝死”了。

这个庞然大物原本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不过还未满8年,就因为电力故障在轨道中当场断裂成至少20块较大的碎片,

按照之前的剧本,这会儿不应该全球媒体“鸣笛”预警各路专家“痛心疾首”吗?

除了美国太空司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不痛不痒的帖子,说“我们正在追踪”,西方主流媒体,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跟商量好似的,变成了哑巴。

没有铺天盖地的报道,没有“威胁全球”的标题更没有哪个司令官出来指责波音公司“不负责任”。

那颗6点6吨重卫星残骸,就在舆论场里悄悄消失不见了,

自己扔“沙发”那叫“技术故障,已在处理”;你掉“橡皮屑”,那叫“蓄意破坏,威胁人类”!

这脸皮怕是连航天飞机的隔热瓦都比不上吧?

撕下伪装:谁才是真正的“太空垃圾大户”,

只说不做是假把式,咱们用数据说话,看看谁会成为把太空当自家垃圾场那样恶劣行为之人,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美国制造的太空碎片,总计超过13,000块。俄罗斯约7000块。而我们中国,是5000多块。

光是今年6月份一个月,美国就“贡献”了超过3500个新碎片。

这数据一目了然,铁证如山。原来那个指着别人鼻子骂的同学,自己桌子底下不是塞满了垃圾,是直接开了个垃圾中转站啊!

更滑稽可笑的是,面对这种情况,咱们比他们坦率多了,还认真负责得多,六甲事件后,咱们第一时间监测跟踪,并向国际社会通报,外交部也公开回应,没躲着。

反观美国,出了事就捂嘴,就装死就指望靠媒体的“静音”功能蒙混过关。

他们大肆炒作我们的“碎片”真的是关心太空环境吗?如果真的关心,他们就不会对自家那颗6.6吨的“太空炸弹”视而不见。

太空碎片只是他们手里的“牌”打压中国才是他们真正的“牌局”。眼看着中国航天从探月到探火,再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稳。那个曾经的“班级第一名”坐不住了,他焦虑了。

既然在技术上已经无法轻松碾压你,那就从舆论上抹黑你,给你扣上“规则破坏者”的帽子让你在国际上寸步难行。

通过操控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既能打击我们,又能向国内国会要钱,扩充他们的“太空军”,继续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他们从贸易玩到科技,从人权玩到环保,现在又玩到了太空。在美国眼里,太空垃圾本身不是问题,“谁制造了太空垃圾”才是问题。

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是谁家的后花园。太空垃圾问题,需要的是全球合作,而不是政治甩锅。

近些年来,咱们邀请各个国家伙伴一块儿参与空间站相关活动,一同分享月球探测的数据,拿实际行动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般宏大格局,

而那套戴着有色眼镜玩“双标”的把戏终究会被看穿。

就让他们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继续表演吧,

而我们只会把头抬得更高,望向更远的深空。因为我们的征途,永远是那片璀璨的星辰大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