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900亿跃居第一梯队!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重塑智造生态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5

7月5日讯(编辑 陈锋)在揭阳巨轮智能的车间里,3台工业机器人随《男儿当自强》旋律舞动狮头绣球;深圳湾的众擎PM01机器人以精准舞步展现丝滑姿态;龙岗街头无人机配送外卖、四足机器人清扫街道……今日广东,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2024年,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突破900亿元,稳居国内第一梯队,一场由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共塑的机器人革命悄然成型。

"过去船用推进系统因缺乏测试水域濒临夭折,松山湖开放码头救活了企业。"东莞小豚智能创始人潘宗良的记忆,印证着广东破解"没人用所以不成熟"困局的智慧。深圳龙岗区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打造集剧场、实验场、园区于一体的具身智能示范街区。这里,机器人烤肉、艾灸、送咖啡等50余种"未来生活预演"场景每日上演,为技术提供真实测试场域。"政府搭建的是让产业链加速进化的问题暴露平台。"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道出关键。

面对抛磨车间"苦累脏险"的招工困境,巨轮智能联合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历时6年攻克"机器人智能打磨抛光系统"。这套具备视觉识别、轨迹规划的装备,在汽车、卫浴行业广泛应用,粉尘回收率超95%。惠州利元亨则构建"产教评"融合生态:投入5000万元建设培训基地,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1500人,90后博士靳鹏在此成长为子公司总经理。"管理+技术双晋升通道让人才找到归属感。"该公司推行核心技术骨干股权激励,近三年研发转化率提升120%。

在深圳"机器人谷",奥比中光的展厅陈列着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它们共有的"眼睛"是攻克3D视觉感知技术的国产传感器。"12年啃硬骨头迭代芯片,终成服务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创始人黄源浩透露,其3D视觉传感器市占率超70%,覆盖六大技术路线。送餐机器人通过毫米级深度感知避障,割草机器人借激光导航精准作业,核心技术突破使广东企业掌握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广东机器人产业的蓬勃,根植于丰沃的创新土壤,"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全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8年全国领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机器人从产线走向生活场景:松山湖水域测试平台孵化出国际领先的无人船技术,龙岗机器人街区日均接待技术验证超百次,东莞37项低空经济场景清单加速商用落地。随着"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化,广东正以场景创新为笔,以核心技术为墨,书写机器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