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母星行星引发强烈耀斑,自我走向毁灭之路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5

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HIP 67522 b,其命运似乎已被注定——过于紧密的轨道使其正走向自我毁灭之路。这颗行星围绕一颗仅1700万岁的年轻恒星旋转,公转周期之短,仅为地球上的7天,这一惊人速度刷新了我们对系外行星的认知。

相比之下,我们的太阳已步入中年,拥有46亿年的历史,而HIP 67522这颗“母星”还处于婴儿期,充满活力与能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探测到系外行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个问题:系外行星是否能以极近的距离环绕其恒星运行,并对恒星的磁场产生影响?尽管至今已发现超过5000颗系外行星,但这一谜团始终未被揭开,直到HIP 67522 b的出现。

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观测爆发性恒星时,发现了HIP 67522。TESS的数据揭示了这颗行星的一些独特特征,促使欧洲航天局(ESA)的查奥普斯望远镜对其进行进一步观测。研究团队负责人叶卡捷琳娜·伊琳表示:“HIP 67522这样的恒星系统前所未见,它刷新了公转周期短于10天的最年轻行星纪录。这引发了我们无数的好奇心,许多细节仍有待深入探究。”

观测结果显示,当HIP 67522 b从恒星前方经过时,恒星会爆发耀斑。这一发现表明,这些耀斑很可能由行星本身引发。研究团队推测,由于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其磁力作用对恒星产生了影响。行星在围绕恒星旋转时积聚能量,这些能量以波的形式沿着恒星的磁感线传播,当波峰撞击恒星表面时,就会触发大规模的耀斑爆发。

伊琳解释说:“HIP 67522 b似乎能引发特别强烈的耀斑。它释放的波沿着恒星的磁力线传播,在特定时刻触发耀斑,但这些耀斑的能量远高于波的能量。我们认为,这些波就像导火索,点燃了恒星表面的能量炸弹。”

这一发现为行星能够影响其恒星行为提供了确凿证据,然而对HIP 67522 b来说却是个坏消息。这些耀斑并非漫无方向,而是精准地轰击着行星本身。数据显示,该行星承受的辐射强度是同轨道距离行星通常承受值的六倍之多。这种持续的打击对HIP 67522 b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目前,这颗行星的体积与木星相当,但密度却极低,类似棉花糖。

在强烈辐射的侵蚀下,行星的外层大气正不断被剥离,质量持续流失。据推算,在未来1亿年间,HIP 67522 b将从木星大小萎缩至海王星尺寸,失去近90%的体积,相当于1200个地球大小。研究团队表示,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些由行星自己招惹来的耀斑最终会对其造成何种程度的破坏。

伊琳指出,接下来的研究任务艰巨:“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多波段观测确定耀斑释放的能量类型,如紫外线和X射线,这些能量对系外行星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其次,我们需要寻找并研究其他类似的恒星-行星系统,只有当样本量足够大时,理论天文学家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