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智元机器人拟入主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这一消息迅速激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应。7月9日,受该消息提振,上纬新材股价开盘即强势涨停,报9.34元/股,公司总市值攀升至37.67亿元。
此次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的方案颇为独特,采取了“收购股份+原控股股东放弃表决权+主动要约”的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智元机器人通过其设立的持股平台智元恒岳及致远新创合伙,协议受让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等处合计29.99%的股份,耗资约9.41亿元。第二步,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及其关联方放弃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从而使得智元机器人的实控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得以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邓泰华,这位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曾任华为公司多个重要职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他的加入无疑为上纬新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智元机器人的布局并未止步于此。在完成前两步后,他们提出了第三步——主动要约收购。根据方案,智元机器人拟进一步增持上市公司37%的股份,预计耗资约11.61亿元。这一步骤旨在让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退出。SWANCOR萨摩亚已表示有意将其所持的33.63%股份参与此次要约收购,预计套现约10.55亿元。
尽管智元机器人已经通过前两步取得了上纬新材的控制权,但主动要约的第三步对于确保原控股股东的顺利退出至关重要。若仅完成前两步而不进行第三步,SWANCOR萨摩亚有可能选择不放弃表决权,从而阻碍整个收购进程。
市场上关于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以及上纬新材将成为A股“具身智能企业第一股”的言论,实际上是对交易方案的误读。智元机器人并未将其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因此不构成重组上市。智元机器人成立至今尚不满三年,也不满足科创板重组上市的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智元机器人采取的这种收购方式在市场上较为罕见,主要源于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且希望最大程度实现退出。同时,为了避免触及全面要约收购线并保持上市公司稳定性,智元机器人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
对于智元机器人而言,独立IPO或许是一个更为理想的选择。随着科创板改革政策的出台,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得以适用更为灵活的上市标准。智元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高达约150亿元。在市场上直接IPO不仅能让企业获得更高的估值,也是股东和投资人更为青睐的方式。
若此次收购成功完成,将成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收购A股公司的标志性案例,同时也为具身智能企业在A股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
2025-07-1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