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预付保”即将上线!平台差额监管,若遇商家“跑路”可启动保障机制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10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例如健身卡、培训课程预付费等。但是一些商家或机构的“跑路”事件,让行业发展面临信任危机,如何破解这一发展困境?7月9日下午,一场聚焦社会办医疗领域预付式消费发展难题的政企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办,40余家民营机构负责人参加活动,与主管部门共同探讨如何重塑行业发展健康生态,重获消费者预付信心。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委金融办、成都市卫健委、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旨在用实际行动回应企业关切,促进社会办医疗领域预付式消费健康发展。会议透露,成都预付式消费综合服务平台——“成都预付保”即将上线,为消费者和商家搭建互信桥梁。

▲活动现场

若遇风险 可启动服务转接等保障

“某些同行诊所突然关门,消费者退款无门,舆论快速传播,让我们同类机构更难获得客户信任。”活动现场,华美牙科相关负责人抛出这一难题。

据了解,社会办医疗服务领域对预付式消费模式依赖较强,在正常的履约过程中,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价格优惠和便捷服务,让商家提前锁定客户、灵活使用资金,对于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近年来陆续出现一些经营不善的机构突然“关门跑路”,不仅使得消费者退款无门,也让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面对行业痛点,成都预付式消费综合服务平台——“成都预付保”给出了解决方案。据了解,作为成都市统筹推动成立的平台,“成都预付保”以“政府牵头+专业运营+银行存管”模式,为消费者和商家搭建互信桥梁。

“平台会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我们诚信经营的商家提高消费者信任度?”针对这样的关切,相关方面介绍,平台将通过线上宣传推介,以及线下门店专属信用标识的形式,消除信息隔阂,让诚信商家安心经营。

“会不会所有预付款都被冻结,支付租金、发放员工工资怎么办?”针对这类提问,平台运营方回应,对于入驻机构,平台采用差额监管模式,商家可通过白名单支用30%—70%的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对信用良好机构,资金灵活度则更高。

除此之外,平台还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落实惠企措施,为机构提供低息开户贷、经营贷等专属金融产品;通过与商业银行统一谈判,降低交易手续费率,未来也会联动主管部门逐步推出对于行业的支持措施。

而如果出现医疗机构倒闭的情况,平台也制定了服务保障机制:一旦出现风险,将协同相关部门启动服务转接或协助退款机制,保障消费者持续医疗服务需求。

将在部分区域和领域先行试点

记者了解到,为高效治理预付式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成都营商环境,近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市体育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部分预付式消费领域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拟对部分重点涉预付式消费领域开展综合服务治理。

据悉,社会办医疗、青少年艺术、体育培训等行业,将在四川天府新区、锦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开展先行试点,重点为口腔和妇产领域。本次活动聚焦社会办医疗预付费生态健康,将事后追责转为事前防控,解除预付费后顾之忧。

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办医疗机构接入成都预付式消费综合服务平台,既是多个相关政府部门在卫生健康领域开展“进解优促”服务企业的具体体现,更是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振消费信心的具体举措。同时,都江堰市、彭州市作为县市新城代表开展试点,在为属地群众提供更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将有力促进县市新城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成都预付保”目前即将上线,据运营方介绍,该平台将以服务促监管,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资金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为诚信商家解决获客难、融资难等发展难题,同时也将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