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事关未来国家科技竞争力,但它也是一只超级吞金兽。如果没有可持续的海量资金支持,再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倒在黎明前。
另一方面,如按照正常的A股市场IPO流程,从创业到上市,不仅需要一份亮丽的财务报表,更需要历时N年之久,而且,各种成本非常昂贵。
7 月 8 日晚,一则公告震撼了资本圈:智元机器人拟收购 A 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不低于 63.62% 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权将转移至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层手中,其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由此,智元机器人开创了科技型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新范式——借壳上市,对类似企业将产生示范效应。
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领域技术领先,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智元机器人与其有合作。
中大力德:从事机械传动与控制领域的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精密减速器、传动行星等,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配套,也是智元机器人减速器供应商之一。
卧龙电驱:全球电机行业领先企业,产品涵盖高效电机、驱动系统等,为智元机器人提供电机及驱动解决方案,双方还合资成立了希尔机器人,共同研发机器人相关技术。
步科股份: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控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伺服电机等产品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支持,是智元机器人的合作伙伴。
汇川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其伺服驱动器等产品为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精准的驱动支持,智元机器人与之合作紧密。
奥比中光:国内 3D 视觉传感器领域的知名企业,其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视觉感知系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和物体识别等关键功能,智元机器人与奥比中光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灵汐科技:在仿生触觉传感器领域具有创新技术,其研发的传感器可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感知功能,让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感知外界物体的形状、硬度、表面纹理等信息,智元机器人与灵汐科技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能力和交互体验。
长盈精密:为智元机器人提供结构件等零部件。
长华集团:供应紧固件。
金固股份:也为人形机器人生产提供相关零部件。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设立普智机器人,负责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生产销售,还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自动化产线。
软通动力:与智元机器人合资共建江苏软通天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面向 3C 制造、交互服务等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应用。
大丰实业:与智元机器人拟共建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匹配文娱体旅商场景需求的人形机器人项目开发,并实现商业化落地。
宁波华翔:与智元机器人在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当地的产业化应用。
东阳光:利用其多元的生产应用场景,为智能机器人提供行业数据支撑。
富临精工:其子公司成都富临精工电机有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在机器人关节模组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智元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支持。
智元机器人是谁?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2 月,由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以及华为 “天才少年” 彭志辉(稚晖君)等人联合创立。
稚晖君和他的人形机器人
其核心团队成员还包括一批来自谷歌、清华、华为、商汤等顶尖机构的工程师,覆盖 AI 算法、机器人结构、控制、硬件、制造等多个维度,技术实力强劲。
自成立以来,智元机器人发展迅猛,迅速跻身独角兽行列,融资总额已达数十亿元,估值在短短两年间冲至 150 亿元。
其产品 “远征 A1” 等在技术和战略布局上表现出色,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为何借壳上市?
快速获取资本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需要海量资金投入,智元机器人正处于爆发窗口期,加速迭代的产品需要充足资金保障。借壳上市可绕过 IPO 长期复杂的审核流程,快速获得资金,满足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需求。
抢占市场机遇: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飙升,竞争激烈,海外对手如 Figure、Tesla 等动作频频。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能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与海外竞争对手一较高下,抢占市场份额。
充分发挥资本杠杆作用 :成为上市公司后,智元机器人在融资、品牌、政策支持、招人以及与产业链合作等方面将更具优势,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怎样操作借壳上市?
智元机器人通过新设子公司智元恒岳,先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纬新材大股东所持 29.99% 股份,然后发起要约收购,计划再吃下至少 30.63% 股份,最终控股比例超过 63.6%,从而实现对上纬新材的控制 。这种 “协议转让 + 主动要约” 的方式,在科创板中较为少见。
对行业有哪些影响?
智元机器人的这一举措或引发行业连锁反应,为具身机器人行业资本运作提供新范式。其作为国内首家以 “人形机器人” 为主营业务的准上市企业,站上了行业风口的资本 C 位,可能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动行业发展,促使其他相关企业加快上市或融资步伐,加速行业竞争与整合。
上市后有哪些挑战?
借壳上市虽为智元机器人带来诸多机遇,但也面临挑战。如需完成募资、收购、业绩达标及审批等后续流程,才能实现核心资产正式上市。同时,其在产品商业化落地、量产交付等方面尚需努力,需以财报回应市场,以产品兑现愿景,以治理结构面对公众监督。未来,智元机器人能否在资本助力下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成功,引领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值得期待。
智元机器VS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此前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有力竞争者,但智元机器人凭借此次借壳上市,抢占了先机,速度快于宇树科技的 IPO 上市进程,或让宇树错失了 “科创板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的称号。不过,宇树科技通过 IPO 上市也有其自身优势,如在主营业务实现盈利、收入等方面表现突出。
Z察评论
智元机器人选择在此刻借壳上市,不只是对市场节奏的押注,更是一次技术企业与资本逻辑深度融合的实践。而稚晖君,这位曾因理工天赋而走红的 “少年”,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推上了资本逻辑的中心舞台。
人形机器人或许代表了未来,但它的到来不会因为一个 “借壳” 动作而提前。
智元机器人要走得远,不仅需要资本的加持,更需要产品的真实、商业模式的可持续,以及对公众市场责任的清醒认识。
在这一点上,技术和资本的关系从来都不是谁驾驭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在相互依赖中寻找一种合理边界。当 “少年理想” 化身为 “资本故事”,能否保持最初的热度与真实,是智元机器人未来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相关文章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
2025-07-10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