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迎来速腾车型第430万辆整车下线,同时,全新一代速腾L正式亮相。
作为速腾车型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一代车型,全新一代速腾L车长达到4812mm,轴距为2731mm,在空间参数上已接近迈腾等主流B级轿车,引发外界对其市场定位调整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代速腾L在尺寸“突破”之外,也带来了技术配置与智能化体验方面的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车不仅刷新了速腾产品线的历史记录,也在模糊A级与B级传统区隔的同时,重新定义其在家轿市场的角色边界。仅在后缀加入“L”,是对“速腾”认知资产的延续与再塑,也透露出其在品类结构上的微调逻辑——既保留原有市场心智,又在形态上向B级靠拢。
有分析认为,这一变化背后,是速腾在A级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品牌越级对标背景下的“差异化竞争”尝试。一方面,通过空间放大与配置提升延展产品价值,争取那些原本可能考虑升级B级车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也意在强化一汽-大众在15万级价格带中的覆盖力。
配置方面,全新速腾L搭载高通8155芯片、三屏交互系统、科大讯飞混合语音助手及HUAWEI HiCar等智能化功能,整体科技体验相较上一代有明显跃升。相较此前“够用即可”的配置策略,新一代车型在智能座舱层面显得更为激进,试图在体验层面对自主品牌形成对冲。
随着全新速腾L的亮相发布,一汽-大众在A级与B级轿车之间划出一道更宽泛的缓冲区,用“大而智能”的新表达回应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用户期待。它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合资A+级轿车,也将包括秦L、星耀8乃至部分其它B级轿车。
相关文章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
2025-07-11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