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当老局长说他最怀念单位食堂时,我一度以为听错了。
记得老局长在位期间,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把后勤处负责人骂得狗血淋头。
也是,紧张的经费没法保证饭菜的品质,干部们的情绪又必须照顾。于是局长就在两者中找到了平衡点——骂后勤处。
在大多数干部看来,单位食堂单调、乏味,顶多“能吃”而已。
二
“周三还是红烧肉?”老局长笑着问。
“对,还是红烧肉,十年了没变过。”同事吐槽。
单位的食堂就是这样,稳定得让人以为进入了某种循环。虽然大厨换了又换,但菜谱基本没怎么变过。
在很多人看来,缺乏变化是单位食堂让人厌烦的主要原因,可这种“踏实的稳定”,恰恰是退休的老局长最怀念的地方。
三
“现在一睁眼就得想吃什么,买什么菜,烦得很。还是单位食堂好,什么都不用想,直接去吃就行了,也不怕吃不惯。”老局长说。
退休后,“踏实的稳定”即刻消失,我能看到老局长的落寞。
不光如此,单位食堂也是最能体现老局长地位的场所之一。
虽然餐桌上没有名字,但干部们总是很默契地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他。老局长坐在那里,干部们必然不会聊得太过肆无忌惮。
对于这种“被顾及”,老局长有些受用。
四
诚然,可观的退休金能让老局长随时下馆子。但对于资深“吃客”的他而言,山珍海味早已没了吸引力。
反倒是充满家常味道的单位食堂,以及照顾他口味的那些小心思,才会让他感受到别样的滋味。
年轻的干部们当然体会不到这种情怀,他们更在乎的是味蕾的满足,以及对自由选择的一点点渴望。
有些事只有失去了,才会体会到曾经的美好,体制内尤其如此。
相关文章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