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7月11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场),组织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省政府有关部门对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的相关意见建议作出回应。
座谈会现场,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对“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机器人技术攻坚”“打造应用场景”“机器人训练场”等方面问题进行回应。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
曲晓杰介绍,当前广东各方力量正加力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据了解,2025年1月至5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达12.47万套、416.98万套,同比增长33%与8.2%,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方面,曲晓杰表示,全省目前已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广州、深圳先后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相关专项,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园区。未来,广东也将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生态建设,重点打造具身智能训练场、昇腾适配中心、开源鸿蒙适配中心、开源社区、智能体创新中心等五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在打造应用场景方面,曲晓杰介绍,当前广东已推动建立了跨部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协调机制,积极培育开发应用市场。曲晓杰表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已发布了两批共5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一批48个“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未来,广东将依托自身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聚焦优势产业提升通用大模型与场景应用的适配能力,开发推出一批适应特定行业或专业场景需求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
在机器人技术攻坚方面,针对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发展,曲晓杰介绍,广东即将印发实施《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环节攻坚方案》,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典型应用4个重点环节攻坚需求,充分发挥广东产业根基深厚、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等优势,组织实施一批优质的重点攻坚项目,推动形成一批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底层通用技术、标志性产品与典型应用,打造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在机器人多任务场景训练方面,曲晓杰表示,广东拥有大量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场景,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有很好的基础。接下来,广东将采用“核心枢纽+特色节点”协同架构,聚焦共性能力和价值场景,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以AI驱动具身智能场景孵化与落地,以场景驱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广东省内的N个细分领域训练场体系建设。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邹琳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张婷 吴璇
摄影:朱唯信
视频:郑鸿杰
设计:严丽萍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相关文章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
2025-07-1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