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彻底变了!第一批来华免签的外国人,回国后戒断反应明显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13

近一年,中国对54个国家实施了单方面免签政策。

啥概念啊?相当于全世界一半的旅行热门地儿,只要拿着普通护照,就能轻松来华旅游。

今年6月,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四个海湾国家也加入了免签行列。

从今年6月到明年6月的试用期内,这些国家的公民来华旅游、商务、探亲均可享受30天免签待遇。

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来华的免签老外就冲到198.8万人次,比去年翻了两倍还多呢。

但有意思的是,从中国回去后,这些老外却开始“浑身不自在”了。

还别说,这些人的"戒断反应"可真让人哭笑不得......

«————»

好多外国游客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老黄历里,觉得中国可能还比较落后。

结果呢,从他们踏入中国机场的那一刻起,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智能化的服务系统,一下子就把他们对中国的旧认知给刷新了。

别的不说,就讲讲移动支付这一块,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简直无处不在。

外国游客们到了中国才惊掉下巴,原来只要带上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几乎所有的消费。

不管是在街边不起眼的小摊上买个小吃,还是走进高档豪华的商场大肆购物;不管是拦下一辆出租车,还是乘坐地铁公交,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滴”的一声,支付就完成了,那叫一个方便快捷。

这种便捷程度,好多发达国家都还比不上呢。

有个美国游客,回去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各种吐槽,说“回国后最痛苦的事就是买咖啡还要掏信用卡,好麻烦啊”。

在咱们中国待久了,习惯了出门一部手机走天下,回到自己国家,又得重新掏钱包、数零钱、刷信用卡,这感觉就像是从高科技时代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那种“倒退感”真的会让人特别不适应。

就好像你一直用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到飞起,突然让你换回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手机,你肯定也会浑身不自在。

«————»

除了便捷的数字化生活,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把外国游客迷得七荤八素,流连忘返。

这里面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同国家的游客对中国美食有着不一样的偏好,就像开了一场全球美食爱好者的 “中国美食偏好大会”。

韩国游客对火锅店的免费水果那是情有独钟,每次去吃火锅,眼睛都放光,老是问服务员能不能多拿些西瓜。

在他们眼里,吃着火锅,再来点清甜的西瓜,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日本游客呢,则对北京烤鸭爱得深沉。

那精致的片鸭技艺,师傅手起刀落,一片片薄厚均匀的鸭肉就摆在面前,再加上独特的吃法,把鸭肉裹在薄饼里,放上葱丝、黄瓜条,蘸上甜面酱,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日本游客们每次吃都赞不绝口,不停地拍照发朋友圈。

欧洲游客普遍喜欢火锅这种互动性强的用餐方式。

大家围坐在一桌,热气腾腾的火锅在中间翻滚,各种食材在锅里煮得咕嘟咕嘟响。

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和朋友聊天,这种热闹又温馨的氛围太符合他们的社交习惯了。

而一些东南亚游客因为历史上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潮汕菜和云南菜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有个加拿大的美食博主,一开始立下豪言壮志,说要用一年时间吃遍中国美食。

结果呢,五年过去了,他还在四川省内各种探索美味。

四川美食那可是博大精深,光是川菜的口味就有二十四种之多,更别说还有数不清的特色小吃了。

加拿大博主想要“吃完”,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除了美食,对于中东国家的游客来说,中国的治安环境也让他们感到安心。

«————»

有个伊拉克籍网红就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在兰州吃拉面的时候,厨师师傅在案板上重重地拍打面条,那“啪啪”的声音特别响亮。

结果他条件反射地一下子就躲到了桌下,等他反应过来,自己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他感慨地说:“在伊拉克,这种突然的大声响可能意味着危险,让人神经紧绷。

但在中国,这只是厨师在制作美食的声音,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场景。”

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也能证明中国的安全指数有多高。

根据盖洛普2020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中国的安全指数在全球排名第三。

在中国,深夜独自外出、把手机放在餐桌上离开一会儿、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这些行为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而在很多国家,这些行为可能都需要格外小心,甚至根本不敢这么做。

在中国,人们可以放心地享受生活,不用担心突然冒出来的危险,这种安全感真的会让外国游客们特别羡慕和向往。

«————»

在重重便利的包围下,从没体验过这种生活的外国友人出现 “戒断反应”,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有一位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国朋友分享说,回国后最让他不适应的,就是支付方式的巨大差异。

还有老外吐槽说,在中国,晚上十一二点还能轻松叫到外卖,各种美食应有尽有,想吃啥下单后很快就能送到家。

可回国后,别说深夜了,就是晚上八九点,想要吃点什么都困难,好多店铺都早早关门了,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让他们特别不适应。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外国游客回国后,眼睛就像被“洗”过一样,看自己国家的基础设施,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总忍不住拿来和中国比较。

走在自己国家的地铁站里,他们会嘟囔:“为什么我们的地铁这么破旧,车厢里的设施也这么落后?”

到了机场,又忍不住吐槽:“为什么我们的机场这么小,办理登机手续的流程还这么繁琐?”

第一批享受免签政策的外国游客回国后的 “戒断反应”,说白了,就是中国太有魅力,让他们一下子离不开了。

这不仅说明中国成了大家眼里的 “香饽饽”,也证明了开放政策是真的香,既能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又能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