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楼市仍在调整期,这是官方给出的定调,而各地都已经开始落实国家的政策指导,为了促进楼市快速止跌回稳,一切尽在掌握中。
7月4日,住建部调研组调研时表示,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这是国家对各地做出的最新指示。这次定调定调释放了积极信号,预计下半年各地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7月10日,北京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部分提及: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北京此次进一步优化供地和公积金政策,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也为其他城市政策调整起到了示范效应。到目前为止,4个一线城市中,北京、深圳、广州都已明确可申请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只有上海还没有跟进。不出意料的话,很快应该也会跟进。
而且公积金政策显然只是新一轮楼市利好政策落地的第一枪。像北京此前已开展实施二手房交易的商贷“带押过户”,如果接下来将来公积金贷款也能“带押过户”,那么将进一步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利度,促进市场活跃和换房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因为二手房市场更为成熟,对这样的政策需求更为强烈。
除了公积金付首付,包括其他一系列的政策优化调整,不仅有利于为个人带来住房的幸福体验,同时也对楼市止跌回稳有重要的积极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出台了超过340条措施,主要围绕公积金政策优化、发放购房补贴与以旧换新、调节土地供应等内容。
官方调研时表示,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度”正在不断提升。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积极向好,但同时距离止跌回稳目标又需要更大的努力,这就说明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的效应积极释放,购房需求和动力充足。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想让老百姓的信心全面恢复仍需要时间和政策力度。
如今楼市僵持不下,无外乎就是最末端的购房者不给力,一个是让他们主动愿意买房,二是让他们有钱买房。说到底,楼市的主要问题还是老百姓的信心和收入的问题。大家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以及房地产市场恢复的信心不足,如果房价上涨他们该买的一定会买。
可以从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项目功能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个方向刺激楼市需求。
城市吸引力强了,他们才愿意留下来,“住得舒心、用得放心”的“好房子”,他们愿意生活下去,加上“门槛合理、预期稳定”的政策,他们才能扎下根来。
对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方面,央行研究员宋泓均认为,促进楼市复苏需要从“救项目”转向“救需求”,通过降低居住成本、消除交付顾虑、重塑人口红利三维发力。要让新市民“租得起、买得到、住得稳”,而非重复刺激投机需求。
按官方给出的原话是,及时优化调整难以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需要的相关政策,还有加快制定有利于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增量政策,在系统上形成政策合力。
仅就一线城市而言,还有一些限制性政策需要调整优化,然后降低购房成本的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下调,包括多孩家庭买房补贴等也需要跟上。
在新一轮政策背景下,预计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或因政策持续加码,率先引领全国楼市向好,但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相关文章
2025-07-1511阅读
2025-07-1511阅读
2025-07-1511阅读
2025-07-1511阅读
2025-07-1511阅读
2025-07-1411阅读
2025-07-1411阅读
2025-07-1411阅读
2025-07-1411阅读
2025-07-14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