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机也能内置散热风扇?OPPO K系打的什么算盘?

资讯 » 新科技 2025-07-14

近日,OPPO官宣将在本月21日举办OPPO K13 Turbo系列的新品发布会。其实原本小雷对OPPO的K系列并无太大兴趣,但宣传片中的一个小片段却吸引到我。

在官方放出的片段中,这颗机子主摄像头下方搭载了一颗散热风扇,再加上「越级性能先锋」的宣传标语,让我们能猜测其定位从耐用实用的路线变成了主打性能。



(OPPO官微)

其实内置风扇在手机市场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三四年前的游戏手机上我们就已见过,但此次OPPO将内置风扇功能「下放」到主打入门路线的K系列上,是否意味着入门级别的手机在发展规划上又多了一条“卷风扇”的新路线呢?

主动散热,不止是性能旗舰专属?

从OPPO官方透露的数据来看,K13 Turbo系列使用的内置风扇相比主流游戏手机的要小不少,但风力方面却提升了120%。这主要得益于OPPO使用了全新的排布方式,选择了有疏有密的鳍片,保证了超大风力和最优散热效果,还使用了更优质的电镀镍工艺,放弃了普通喷涂,也带来了更好的防水防锈效果。

OPPO还表示,这套方案在内部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不过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水和防尘性能,又经过了9个方案的调整后才实装到K13 Turbo系列。

当然,这些宣传话语都是厂商的一面之词,具体表现如何,是否能达到宣传80%的水准,就得看实际的调教了,雷科技后续也会在第一时间对这台机型进行专项测试,感兴趣的读者们不妨持续关注。

回到开头的问题,OPPO的K系列原本主打的是耐用属性,为何突然要装上风扇走性能路线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入门市场的手机们从卷性能、卷质感、卷耐摔性后已经找不到新的内卷点,如果继续打价格战的话,不但影响厂商自己的利润,而且还会背刺用户,降低品牌的粘性。



(真我官方)

第二,是主动散热风扇确实有较大的实用性,体验过游戏手机们的读者都知道,当手机进入高负载性能场景时,散热风扇就会进入工作状态,在高转速扇叶的加持下,使手机内部的空气迅速流通。根据厂商给出的数据来看,风扇的加入让机身表面温度降低3℃,核心温度降低5℃。可能有些读者觉得这一温度变化并不算显著,但它却实打实在高负载状态下显著提升了手机的稳定性和续航力。



(红魔官方)

如今主流手机使用的仍是被动散热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内部加入各种铜箔、导热硅脂,但它只能依赖自然的对流与辐射来带走热量,虽说这类散热措施面积越大,效果就越好,但在面对一些长时间高负载使用场景时,难免还是会出现烫手的情况。



(红魔官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性能越来越强的处理器、越来越大的电池以及越来越吃性能的影像模组都会带来更高的功耗和发热量,这对被动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之前也有厂商推出了各种新型散热方案,例如Frore Systems所推出的AirJet系列散热芯片,原理是依靠声学效应实现高效散热,但实际效果好不好我不知道,起码到现在还未量产。另外还有传言称一加曾在考虑在手机中引入类似电脑的水冷系统,同样至今未量产。



(Frore Systems官方)

而内置风扇散热的优势此时就显现出来了,哪怕风扇的功率不高,也能加速机身内部的空气循环,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循环扇一样,快速将房间内部的热量排放出去。

既然内置风扇的优点这么多,为何厂商一直选择「避而不用」呢?

内置风扇,是新趋势还是没活硬整?

内置风扇好是好,但它的缺点,想必不需要我多说,读者们也应该能猜到个七七八八。首当其冲的是空间占用问题,如今的手机为了做得更轻薄,不计成本地在边框、屏幕、电池上做文章,为的就是降低那么1mm的厚度和2g的重量,虽说感知不强,但起码在宣传上会更吸睛。

而内置风扇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如果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就要提升风扇的尺寸,而如果尺寸做得太小,散热效果又微乎其微。再加上风扇高速转动时必然会带来的噪音以及额外功耗,导致非游戏手机厂商从未考虑过内置风扇,它确实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那为何OPPO哪怕「违背祖训」也要搞一套散热风扇呢?在思考许久后我终于得出一个答案——虽说OPPO的宣传语是「掀起性能风暴」,但实际上还是为了K系列主打的耐用实用路线。



(OPPO官方)

我们都知道内置风扇能够降低手机在高负载场景下的温度,但K系列的用户群体大多数都不会太过在意极致性能,也不会长时间打游戏(如果真要打游戏,这个价位可选的产品也太多了),那么使用场景是什么呢?

户外。

正如vivo Y300 Pro去年推出的超大音量模式和外卖抢单模式一般,看重耐用特性的K系列的用户有很大一部分是户外工作者。



(vivo官方)

夏天的到来以及温度的提升,对手机的性能释放影响极大,在25℃的室温下我们可以需要连续游玩一两个小时的大型手游,手机才会出现过热降频的情况,但在35℃且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没有几台手机能撑过十分钟,降频降亮度更是伴随而来。

而对于户外工作者们而言,一台热到看不清屏幕且掉帧的手机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例如外卖小哥可能因此抢不到单、拍不了送达照片、或者拨不出电话,也因此市面上才会有那么多自带「遮阳帽」的手机支架,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手机发热的问题依旧存在。



(京东)

而加上内置风扇后,在户外工作场景中,用户就可以让它全程处于工作状态,在户外他们也不会在意风扇所带来的噪音,至于功耗更是被手机越来越大的电池容量所解决。只要OPPO宣传的防水性能确实做到位了,那么K系列绝对会成为不少外卖小哥以及户外工作者们的最好「搭档」。

入门级不同于旗舰手机,它的造价成本就摆在那,既想要好屏幕,又想要高性能和好影像是不现实的,最后只能得到一台各方面都无比中庸的产品,也就是我们之前认为的「电子垃圾」。所以手机厂商在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注重某一个卖点,更利于提升自己的产品力,在宣传时也更有效果。

显然,OPPO K13 Turbo系列找到了一个合理且实用的升级点,我也猜测后续会有不少厂商选择跟进,毕竟这个价位段的产品目标群体,还是十分庞大的。

创新,从秀肌肉变成更实用

手机的硬件同质化并不是这短短一两年所形成的格局,而是产业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手机厂商创新脚步放慢,确实会让手机圈变得乏味,但我认为,所有技术创新和积累背后的原因,本质上都是在考虑一件事:这样做是否对用户有帮助。



(雷科技摄制)

未来用户对产品会更加挑剔,个个都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品牌的容错空间会更小,一点技术上的缺陷就会带来口碑、销量上的反转,早前已经有过例证。可以预见接下来手机厂商会所有的创新和设计都以落地量产为出发点,用户对各种吹牛和卷参数已经「不感兴趣」,他们只相信实际体验。

只有好的体验,才能叫好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