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太阳能电站创新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在京举行

资讯 » 新科技 2025-07-14

光明网

7月11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空间太阳能电站创新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论坛组织工作。

本次论坛开展主旨报告与论文交流,围绕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关键创新技术相关议题,邀请空间太阳能电站、可再生能源等跨学科、跨领域专家深入交流,探讨技术路线、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创新模式,促进科研工作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产业升级。论坛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李明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一波研究员共同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李明研究员作题为《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创新应用》的开场报告,介绍了我国初步形成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关键技术创新成果群以及国际相关领域发展情况,提出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创新应用设想。四川大学黄卡玛教授作题为《多目标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报告,介绍了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微波驱动无人系统等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应用实践,以及面向多目标的微波无线充电的不同技术方案。扬州大学丁建宁教授作题为《光伏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报告,介绍了我国在新型电池技术、钙钛矿等新型光伏技术、柔性组件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光伏技术在空间适应性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刘荣强教授作题为《空间超大结构构建技术热点与发展趋势》报告,对多类空间超大结构的组成结构、展开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其构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刘治钢研究员作题为《空间高压超大功率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进展》报告,指出当前发展超大功率、高压空间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并对空间高电压大功率能源关键技术、途径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论坛设置高水平论文研讨环节,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董士伟研究员、上海大学博士生曹硕、哈尔滨工业大学陆一凡教授、南京大学李禄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孟凡英研究员等5位青年学者作了专题交流,围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微波能量传输系统优化与关键技术”“空间大型结构动力学特性”“空间高效太阳能电池”等问题展开讨论。(记者战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