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选购指南:7大核心指标教你选对扫地机器人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14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家务成为很多家庭头疼的事。扫地机器人可以彻底解放双手,自动扫拖、回充、洗拖布等,加上基站集成设计,具有自动集尘、热风烘干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大大提升了生活的品质。

那么要如何挑选一款适合家用的扫地机器人呢?有哪些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性价比高?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扫地机器人,在性能上问题都不大,比如吸力,基本都可以达到10000Pa以上,日常清洁完全没有问题。没有必要过于纠结扫地机器人的参数,可以重点关注下面几点:

1、机身高度

扫地机器人的机身高度低,可以深入清洁沙发、柜子、床等底部死角,清洁的范围越广。

2、导航技术

扫地机器人导航技术主要用于规划清扫路径,根据户型和地面材质自动调节清洁策略,提升清扫的效率。常见的导航技术主要有惯性导航、视觉导航和激光导航等

惯性导航:使用陀螺仪来规划和定位路线,误差比较大,目前基本已经被淘汰。

视觉导航:通过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的图像,结合AI算法深度学习并区分障碍物,并根据障碍物的特征进行调整清洁策略。视觉导航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识别的准确率比较高,但在暗光环境下,比如不开灯的夜晚、床底、沙发底等,对环境的识别能力会大幅下降。

激光导航:分为LDS和dTof两种。其中LDS翻译过来是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360°旋转进行激光测距。这种方式只能识别二维物体,不能辨别场景,对低矮物品可能会出现探测盲区。

dTof通过脉冲波的方式来计算距离,抗干扰性较强,可以3D成像,对小物品、和远距离物品的测量精度更高,只是价格略高技术不够成熟,在国内使用比较少,而且价格比较高。http://am.cdef1.cn/

目前大部分扫地机器人会把多种导航方式组合在一起,比如LDS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相应提升导航的能力。

3、避障类型

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常见的有单线激光、双线激光、ToF避障、3D ToF避障等。

机械避障:通过碰撞来避障,目前已经被淘汰。

超声波避障: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发出频率很低的超声波,这种方式反应较慢。

红外避障:成本低,但盲区大,尤其受外部光源影响比较大,目前多作为辅助避障使用。

视觉避障:通过摄像头来识别障碍物,但家庭环境相对复杂,准确识别的效率不高,同样用来辅助避障较多。

线激光:通过激光进行测距,识别快速、准确,但对透明物体或者黑色物体的识别效果较差。单向激光的由于少一个发射源,准确度要略差一些。

ToF避障:可以识别较大的物体,小东西识别能力不强,在复杂的环境下可能会迷路。

3D ToF避障:可以准确识别出三维物体形状,精度有极大的提升。

4、贴边技术

扫地机器人由于结构的原因,对墙角、墙边的清洁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各品牌都推出了不同的贴边清洁技术,比如通过外扩边刷、拖布盘的方式,或者使用机械手对边角实现100%覆盖,清洁效率更高。

5、防缠绕

对于养宠物和长头发较多的家庭来说,防缠绕技术非常重要。扫地机器人的防缠绕技术拥有多个“流派”,比如使用V型螺旋滚刷、微锥心悬臂滚刷、动态切割系统、胶毛一体滚刷等,辅助大吸力,在除了毛发缠绕的问题,较早期的产品有明显的提升。

如果家里毛发比较多,在挑选扫地机器人时,尽量选择最新型号、知名品牌的产品。

6、越障技术

早期扫地机器人只能在平整地面进行清洁,偶尔遇到一些凸起,如拉门的滑轨、门槛、台阶等都无法翻越,甚至被困。目前多个品牌推出里具有越障能力的扫地机器人,比如石头的升降底盘可以越过4cm的障碍物,追觅通过仿生机械足可以实现6cm的越障等。

7、品牌

扫地机器人属于新兴的智能家电,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其性能更有保障。常见的如科沃斯、追觅、石头、云鲸、小米、美的等品牌在性能和口碑都有不错的表现。

最后,由于扫地机器人的技术在不断完善,因此选购时尽量选择最新的产品,或者主流型号。一些早期型号虽然价格便宜,但性能差别十分明显,不建议选购。另外基站具有充电、清洁、集尘等多种功能,如果安装位置有上下水,建议优先选择上下水版,可以彻底解放双手。如果没有上下水,可以选择水箱版,适配性更高,只是需要手动清理污水和补充清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