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建设新突破:未来房子与水源或将就地取材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15

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人类正逐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实现月球上的自给自足,从建筑材料到饮用水,未来都将有望就地取材。

想象一下,未来的月球基地不仅建筑宏伟,而且这些建筑所用的砖块竟是由月壤直接3D打印而成。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他们研发的月壤3D打印系统,能够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再按需打印出各种形状的构件。这一创新技术,无疑将为月球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面对月球极端的气候环境,科研团队面临重重挑战。为了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他们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采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方案,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标志着人类在月球上自主建造房屋的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除了建筑材料,饮用水也是长期驻留月球必须解决的问题。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该系统能够从月壤中直接提取水冰,转化为饮用水。据技术负责人祖琳介绍,月球极区蕴藏着丰富的水冰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满足饮用和氧气的需求,还可以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为深空探测任务提供能源支持。

深空探测实验室自落户安徽以来,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实验室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了包括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在内的12个技术方向,实现了科学、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也于近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倡议发起,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顶尖科学家和院士。学会将围绕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小行星防御等领域开展研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航天科技人才,激励全球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

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月球上的自给自足将成为现实。从就地取材盖房子到开采源头活水,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更为人类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