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拍到太阳真实画面,超过1300度高温:为何探测器没燃烧殆尽?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15

人类迄今拍到的距太阳最近图像发布!这是来自美国太阳探测器“帕克”拍摄,让我们看到了太阳的一些细节点,那这照片有什么用处,用来干什么?

而且,在这一张照片发布之后,不少人也对美国这探测器感到惊讶,居然是在约610万公里的地方拍摄的,这个区间温度超过1300度高温,为什么探测器还能够完好无损?

的确,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性的处理,这探测器早就融化了,那这如何做到的?下面我们就详细看看!

距离约610万公里!人类拍到太阳真实画面

其实从这一次美国宇航局公布的画面来看,这一组照片其实已经拍摄很久了,虽然是在今年7月中旬才公布的,但是它是来自2024年12月24日,“帕克”探测器飞至距太阳表面约610万公里的地方进行拍摄的,那为什么美国这么晚才进行公布?

这个的确不清楚,其实从侧面来讲,这也完全正常,毕竟在全球范围之中,只有独特的一份,肯定需要自己先进行研究一下,然后再来进行公布,这样想其实就没有什么了。

这就好比我们自己一样,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等月球样品采集返回地球之后,也是在自己研究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进行全球公布。

所以,美国能够公布出来,也算不容易,但这一组照片的价值还是很高,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太阳最为真实的画面,细节不少,那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这一次公布的画面主要是利用宽视场成像仪记录了太阳日冕结构及太阳风的释放过程,大家可以看下下面的画面。

这一组图片是来自对太阳爆发活动之下,对日冕与太阳风活动状态之下拍摄的画面,其太阳的带电粒子流细节被清晰展示出来,就像是很多人看到的烟雾一样,飘散起来了,这也是人类首次高清捕捉到日球层电流片及多次日冕物质抛射(CME)的碰撞过程,这相当于太阳活动之下的一些转变过程,其发生的规律性细节,的确是清晰被描绘出来了。

大家应该也可以从这些照片之中发现,其太阳活动之下,其实也是存在一个中心的模式,然后带动了其带电粒子的活动变化,这是此前都没有怎么看到的细节。

而且整个中心区域是属于“深度”状态,还是存在不一样的点,所以,美国获得了这一部分数据之后,后面可能会在研究太阳上,实现一些突破性的成就。

从这里大家看到太阳的变化,也是最为真实的细节画面,也是此前我们看不到的,并且大部分的太阳细节展现,都是来自太阳活动之下,呈现出来的一些喷发活动状态照片。

但都是看到的是一个整体,这一次也算是见识到了真正太阳喷发过程之中,释放出来的一些特点。

那这些有什么用处?

其实针对太阳的研究,世界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包括我国也是如此,已经公布了新的计划,那就是羲和二号,预计在2026年-2028年进行发射,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日地L5点建立长期观测站,填补该区域持续探测的全球空白,并且在发射之后,我国也将开启太阳立体探测新范式。

这说明什么?那就是我国也在开启大规模的太阳探索,进行对太阳的疯狂了解。

所以,这用处是必然存在的,有什么用处?就是针对太阳活动的详细了解,在进行对太阳全面了解之后,就可以实现对太阳变化活动的了解,而太阳的变化又关系到了太空发展,地球的变化影响等问题,这只要掌握到了其规律,那未来就可以提前进行预警发布。用处的话,我就说其中一个点。

比如: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之中执行任务,遇到太阳活动爆发,可以提前知道,那是不是预警时间就更长了?

因为太阳出现强烈爆发活动之下,对太空任务来说,是较大的,它可能导致航天器出现大规模的坠落,高能粒子对航天员带来身体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一些问题出现。

所以,对太阳活动的预警越早越好,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太阳加大其监控的原因之一,也是收集这些数据可能带来的好处。

而且这一次美国宇航局(NASA)在进行数据公布的时候,展示了太阳日冕结构及太阳风喷涌而出的过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对整个太阳系的影响,包括可能影响地球的事件。

所以,这里也期待我国的太阳立体时代早点到来,实现我国空间站任务之中的大突破,创造我国太空领域的新高,那回到前面说到的问题了。

拍摄照片区间温度超过1300度,为什么探测器没燃烧殆尽?

的确,这一艘太阳探测器还是有点强,这技术还是可以,也不枉花费8年、耗资约15亿美元将其打造出来。

而它运行的区间就是在日冕范围之内,距离月球表面约600公里区域,并且一直进行绕飞,而这个距离也是打破了1976年德国“太阳神2”号探测器创下纪录的1/7,所以,人类对太阳的探索历史还是有点久了,这也说明了人类对太阳还是挺想了解的,希望可以破解一些太阳的谜底。

但最大的难点也就是难以避开其太阳的温度影响,一般的探测器在靠近太阳的时候,就会直接融化掉,燃烧殆尽,而美国也就是采取了先进的隔热材料,最终才实现这个过程。

其探测器隔热罩是由两块碳纤维面板之间夹一层4.5英寸厚的碳复合泡沫材料制成,这一块材料具有极强的高温抵挡实力,并且还可以保持内部的低温模式,根据说明情况来看,那就是虽然面向太阳一侧的温度约达1371℃,但在隔热罩后面,探测器的温度保持在29℃。

所以,就是这样的保护之下,使得其探测器具有极强的高温抵挡能力,并且可以全面防护,实现数据的传输,这就是原因。

当然,除了这一层防护之外,其整个探测器本身也还配备了特殊的热防护盾,这种材料也是可以进行相关性的保护,它也是由复合材料构成,在使用之后,可以进行对探测器接受这些热能的反射,散射,也就是不让其探测器聚集热量,从而达到其保护作用,说白了就是一个隔热材料的作用。

所以,是实现了多个方面的保护,采取了措施,最终实现了探测器的稳定性。

后面在我国进行太阳探索的时候,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些方面材料,但会不会公布就不知道,这毕竟都是高科技材料,大家此前看到我国公布神舟飞船的隔热材料都已经不容易了,我国很多东西都是保密的,这点大家应该明白,这也不说明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