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装备到智能机器人:李宁的 “科技野心” 藏在这个实验室里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15

在科技与体育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下,2025 年 7 月9日,李宁公司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这一合作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科技界与体育界引发强烈反响,有望为运动科学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带来创新性变革。

7 月 9 日,双方在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战略合作签署及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控制算法以及导航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李宁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深耕运动科学研究,在运动装备设计、人体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先进的运动科学研究设施与专业团队。

此次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从技术研发层面看,联合实验室将聚焦于运动控制算法的优化。通过深入研究人体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和肌肉骨骼的运动模式,研发出更精准、更贴近人体自然运动规律的控制算法,使人形机器人在模拟人类运动时更加流畅、高效。例如,在跑步、跳跃等常见运动场景中,机器人能够精准模拟人类的动作姿态,为后续的运动装备测试和运动康复研究提供更真实的模拟环境。

在室内外融合导航技术上,实验室将开展针对性研发。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算法,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室内外环境下的精准定位与导航。这不仅有助于机器人在多样化场景中完成运动任务,如在户外跑步场景中准确跟随使用者,还能为未来智能运动设备的定位功能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例如为智能跑鞋增加更精准的定位模块,实时反馈运动轨迹和运动距离,这也是李宁所需要的。

从运动健康产品开发角度而言,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直接赋能李宁的产品创新。一方面,利用人形机器人模拟不同运动场景和人体运动状态,对运动鞋、运动服装等产品进行全方位测试。比如,通过机器人模拟长时间跑步、高强度篮球对抗等运动过程,精准采集产品在不同受力点和运动阶段的性能数据,进而优化产品设计。这将使李宁的运动装备在舒适度、支撑性、透气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运动体验。

另一方面,联合实验室有望开发出基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新型运动健康监测设备。例如,研发一种可穿戴式设备,借助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研究中的人体运动数据模型,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姿态、运动强度以及身体疲劳程度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和健康预警。这将进一步拓展运动健康产品的边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

在运动康复领域,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样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模拟康复训练中的人体动作,联合实验室能够开发出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例如,针对下肢受伤患者的康复训练,人形机器人可以精准模拟康复训练动作,帮助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同时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训练方案,提高康复效果和效率。

从行业影响力来看,李宁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合作具有深远意义。这一合作标志着体育用品行业与机器人科技行业深度融合的开端。在国内,它将带动更多体育企业关注并投入到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中,促进体育科技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例如,可能吸引更多专注于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软件等领域的科技企业与体育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体育科技产品的创新升级。在国际上,这一合作展示了中国在运动科学与机器人技术融合领域的创新实力。随着全球体育科技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提升中国体育科技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多位行业专家对此次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应用场景,将推动机器人技术从传统工业领域向更具活力和潜力的运动健康领域拓展,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借助人形机器人的精准模拟和数据采集能力,运动科学研究将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揭示人体运动的奥秘,为运动装备研发和运动康复治疗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