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产业链异动!
下午开盘光库科技大涨11%,航天电器、鸿远电子、火炬电子、移远通信等纷纷跟涨。消息面上,下午三点国新办将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会,其中邀请了商业火箭公司老板出席分享。
这是继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兴产业首要代表”后,国家层面再次赋予行业“新质生产力标杆”的定位,说明国家已经把商业航天放在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家重视、全球竞争激烈,商业航天这块未来发展速度会很快。
1.动能足、确定性强
上面现在对商业航天的重视程度空前,基本上在当“头等大事”来抓。一个是今年正值“十四五”规划(2025年结束)和“十五五”规划(2026年开始)的交接点,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投入大,要确保完成任务,行业会很忙、景气度非常高。
而且2025年还是抗战胜利80周年,有阅兵,会展示最新装备(包括航天相关),会吸引市场关注。2027年又是建军百年,未来三年国家在军事和航天上的投入只会增不会减。
在这些基础上,航天航空乃至卫星产业链未来两年的股价表现会很有想象力,今年5-6月军工的表现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Wind,2025.5.1-6.30
2.全球竞速,争夺稀缺太空资源
截至今年5月,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已经发射了9000多颗卫星;6月,亚马逊的Kuiper也开始组网。要知道,地球低轨道的空间和通信资源是有限的,谁先占就是谁的。
我们发展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中国星网”、“千帆星座”这些,不仅是抢占通信、导航的未来高地,更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否则在未来的通信、导航、军事等领域一定会吃亏,这是一场不能输的竞赛。
我愿称之为自主可控最激烈一环,毕竟没有替代,只有抢占!
3.从技术积累期到产业爆发期
2025年多部门协同出台政策“组合拳”,都直指卫星产业发展瓶颈。
4月,上海发布《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若干措施》,明确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6月,科创板改革将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前沿领域;
7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研制空间用量子基准、突破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与定位导航技术,并推动卫星互联网、遥感通信等领域的智能化检测标准建设。
叠加组网发射瓶颈的突破(6月以来人事与技术问题逐步解决),我国卫星产业链将于下半年进入密集发射期。
而且不止我们,目前全球各国对这块都很重视,6-7月全球军工重要举措中几乎全部都是航空航天、卫星产业相关。
面对这样一个技术门槛高、产业链条长、个股波动可能较大的新兴领域,我们通过卫星产业ETF(159218)这样龙头含量比较高的ETF,可能会更容易参与宏大叙事。
ETF跟踪的是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成份股有约50家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核心企业。卫星产业行业壁垒太高,咱们就不必费心深研个股了,还能分散风险。星辰大海,未来已来。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相关文章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
2025-07-16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