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清晨,伴随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轰鸣升空,成功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九号此次任务不仅承载着大量的物资补给,更在货物装载、应急发射及交会对接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发射后仅3小时,天舟九号便顺利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全自主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继天舟七号、天舟八号之后,第三次实现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这一技术已成为货运飞船的标准模式。
长七火箭作为专为满足中国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而研制的运载工具,此次发射是其第10次飞行,也是长七系列火箭的第20次飞行。该火箭以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则在此次任务中刷新了上行物资装载重量的纪录,上行物资总重量约6.5吨,包括航天员生活物资、实验样品、设备设施等,为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此次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上行物资总重量约为776.5公斤,涵盖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多个领域的23项科学实验。其中,利用问天舱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的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等,将深化我们对生物体生理病理的认知,为人类健康提供基础支持。同时,梦天舱的两相系统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等也将开展多项科学实验,揭示重力作用机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
天舟九号还携带了两套新舱外服D、E前往太空。这两套舱外服在建造阶段舱外服飞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舱外服在轨寿命由“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为航天员的长期驻留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天舟九号还搭载了新型在轨核心肌肉锻炼装置,该装置针对长期驻留对肌肉萎缩的防护需求,采用系统综合防护理念,将有效提升航天员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除了物资补给和科学实验,此次任务还将开展航天医学实验研究。随天舟九号上行的细胞实验样本将在轨开展3项航天医学细胞学实验,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血管类器官衰老效应机制及心衰心脏内皮细胞改变的影响,为地面心衰病人的干预提供新思路。
为了满足航天员的饮食需求,本次任务还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品种,新增近30种菜肴类航天食品,使得航天食品总数达到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的延长和食品口感的提升,将更好地满足航天员在轨生活的需求。
相关文章
2025-07-178阅读
2025-07-178阅读
2025-07-17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
2025-07-16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