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 系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第一,2025年二季度实际GDP同比5.2%。“924”稳增长政策以来,实际增长从2024年Q2-Q3的4.6%、4.7%成功地重新站上了5%以上;名义增长依然是主要短板,二季度名义增长同比3.9%,和去年Q2相比基本持平,它是微观体感的主要约束项,我们理解这也是“反内卷”政策升温的背景之一。
第二,从二季度GDP的结构来看,实际增长还是受益于我们所说的增长“广谱性”上升。一是制造业投资,设备工器具投资上半年累计同比17.3%(一季度19.0%);二是耐用品消费,限额以上家电零售累计同比30.7%(一季度19.3%)、汽车产量上半年同比10.8%(一季度12.0%);三是服务消费,上半年服务零售同比5.3%(一季度5.0%)。出口的偏高景气是另一重要条件,上半年出口同比5.9%(一季度5.7%)。
第三,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进一步低于一季度的74.1%和去年四季度的76.2%,但降幅放缓。其中产能利用率较低且在继续下降的是煤炭、食品饮料、化工、汽车,产能利用率较低但环比略有改善的是非金属矿(水泥等);值得注意的是,电气机械产能利用率为73.5%,较前值的71.7%有所改善。电气机械产能利用率在2020年Q4之后一直震荡下行,目前有初步改善迹象。当然,电气机械不止新能源,也包含家电等领域,没有办法单独当做新能源产能趋势的表征指标。
第四,上半年主趋势是实际增长修复,但6月的边际变化值得重视。从六大口径数据来看,工业、出口高于前值,社零、服务业、投资、地产销售均低于前值。简单来说,6月经济延续了5月“强供给弱需求”的特征: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支出法之下的终端需求则有所分化,其中消费、投资、地产销售整体趋缓。在供需端速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工业产销率继续下行。
第五,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8%,处于过去三个月以来的最高,环比也达0.5%。为什么增速那么高?我们理解:(1)可能和关税节奏有关,5月14日中美关税缓和,出口交货值集中于6月释放。6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为4.0%,高于前值的0.6%和4月的0.9%;(2)产业趋势下,新兴领域产量增速较高,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增速继续走高,智能手机单月增速增速提升较为明显,汽车、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略有减速但依然在相对高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较前值加快1.1个点;(3)6月社融改善可能对供给端促进更大。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元。
第六,6月社零同比4.8%,处于过去四个月以来的低点,环比为-0.16%。为什么增速回落那么快?我们理解:(1)餐饮、烟酒、饮料、化妆品等社交属性的领域回落幅度较大,餐饮6月同比为0.9%,较前值下行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只有-0.4%,烟酒饮料化妆品单月同比也均为负增长;(2)由于油价调整,6月石油制品零售增速只有-7.3%;(3)可能和国补换档、“618”促销对价格的影响有关,家电、通讯器材虽依然处于较高增速,但增速低于前几个月。相对亮点的是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6%,明显高于过去两个月,可能和反内卷背景下降价效应收敛有关。
第七,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累计同比从3.7%回落至2.8%,对应单月同比只有0.5%。其中各部分增速均较前值有所回落,较为意外的一是制造业投资,可能受设备更新资金前期使用比率已经较高有关,和“反内卷”的影响可能也有一定关系;二是狭义基建投资,天气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外,下滑幅度较大的是水利管理业,大概率是2023年底的增发国债及其配套资金使用基本完毕,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带来的共同结果。
第八,6月地产销售、投资均继续减速,贷款带动下到位资金降幅略有收窄。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是地产销售相对较好的阶段,意味着在“924”政策红利下,真实需求经历了两个季度左右的释放。这波需求脉冲释放完毕后,今年4月起地产销售开始放缓,5-6月降幅逐步扩大。这一背景下通过新一轮政策继续推动止跌回稳较为关键。
第九,简单总结,上半年实际增长同比5.3%,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关注的短板一是名义GDP,它影响微观体感;二是工业产能利用率和工业产销率,它影响后续阶段的价格水平和名义GDP中枢。同时,6月份的边际变化亦值得重视:(1)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显著偏低,对应经济可能存在资本形成不足的问题;(2)社零大类中餐饮等门类增速下降较快,是消费的结构性弱项之一;(3)房地产销售投资降幅扩大。对于短期宏观面来说,新的政策线索或者信号较为关键,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能否支撑有效投资,消费有没有接续性的激励,地产政策是否会有新的空间、“反内卷”能否有效约束供给等。
正文
2025年二季度实际GDP同比5.2%。“924”稳增长政策以来,实际增长从2024年Q2-Q3的4.6%、4.7%成功地重新站上了5%以上;名义增长依然是主要短板,二季度名义增长同比3.9%,和去年Q2相比基本持平,它是微观体感的主要约束项,我们理解这也是“反内卷”政策升温的背景之一。
2024年Q2至2025年Q2实际GDP同比分别为4.7%、4.6%、5.4%、5.4%、5.2%。
2024年Q2至2025年Q2名义GDP同比3.98%、4.05%、4.62%、4.59%、3.94%。
从二季度GDP的结构来看,实际增长还是受益于我们所说的增长“广谱性”上升。一是制造业投资,设备工器具投资上半年累计同比17.3%(一季度19.0%);二是耐用品消费,限额以上家电零售累计同比30.7%(一季度19.3%)、汽车产量上半年同比10.8%(一季度12.0%);三是服务消费,上半年服务零售同比5.3%(一季度5.0%)。出口的偏高景气是另一重要条件,上半年出口同比5.9%(一季度5.7%)。
本轮政策框架相对较为多元,着力点包括耐用品消费(“以旧换新”)、制造业投资(“设备更新”)、服务零售(“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建筑业(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广义财政扩张)等。
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进一步低于一季度的74.1%和去年四季度的76.2%,但降幅放缓。其中产能利用率较低且在继续下降的是煤炭、食品饮料、化工、汽车,产能利用率较低但环比略有改善的是非金属矿(水泥等);值得注意的是,电气机械产能利用率为73.5%,较前值的71.7%有所改善。电气机械产能利用率在2020年Q4之后一直震荡下行,目前有初步改善迹象。当然,电气机械不止新能源,也包含家电等领域,没有办法单独当做新能源产能趋势的表征指标。
二季度煤炭开采产能利用率为69.3%,低于前值的71.9%;食品饮料为69.1%,低于前值的69.3%;化工为71.9%,低于前值的73.5%;汽车为71.3%,低于前值的71.9%;非金属矿为62.3%,高于前值的60.9%;计算机通信电子产能利用率为77.3%,高于前值的74.7%;电气机械为73.5%,高于前值的71.7%。
上半年主趋势是实际增长修复,但6月的边际变化值得重视。从六大口径数据来看,工业、出口高于前值,社零、服务业、投资、地产销售均低于前值。简单来说,6月经济延续了5月“强供给弱需求”的特征: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支出法之下的终端需求则有所分化,其中消费、投资、地产销售整体趋缓。在供需端速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工业产销率继续下行。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8%,高于前值的5.8%;出口同比5.8%,高于前值的4.8%;社零同比4.8%,低于前值的6.4%。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0%,低于前值的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0.5%,低于前值的2.9%;地产销售面积同比-5.4%,低于前值的-3.3%。
6月工业产销率为94.3%,低于5月的95.9%和4月的97.2%。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8%,处于过去三个月以来的最高,环比也达0.5%。为什么增速那么高?我们理解:(1)可能和关税节奏有关,5月14日中美关税缓和,出口交货值集中于6月释放。6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为4.0%,高于前值的0.6%和4月的0.9%;(2)产业趋势下,新兴领域产量增速较高,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增速继续走高,智能手机单月增速增速提升较为明显,汽车、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略有减速但依然在相对高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较前值加快1.1个点;(3)6月社融改善可能对供给端促进更大。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同比多增9008亿元。
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37.9%(前值35.5%);服务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8.3%(前值13.8%);集成电路产量同比15.8%(前值11.5%);智能手机产量同比8.4%(前值-1.7%);汽车产量同比8.8%(前值11.3%);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24.1%(前值27.8%);发电设备产量同比26.1%(前值43.1%)。
6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9.7%,高于前值的8.6%。
6月社零同比4.8%,处于过去四个月以来的低点,环比为-0.16%。为什么增速回落那么快?我们理解:(1)餐饮、烟酒、饮料、化妆品等社交属性的领域回落幅度较大,餐饮6月同比为0.9%,较前值下行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只有-0.4%,烟酒饮料化妆品单月同比也均为负增长;(2)由于油价调整,6月石油制品零售增速只有-7.3%;(3)可能和国补换档、“618”促销对价格的影响有关,家电、通讯器材虽依然处于较高增速,但增速低于前几个月。相对亮点的是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6%,明显高于过去两个月,可能和反内卷背景下降价效应收敛有关。
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前值5.9%);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0.4%(前值3.7%)。烟酒零售同比-0.7%(前值4.0%);饮料零售同比-4.4%(前值2.9%);化妆品零售同比-2.3%(前值4.4%);石油制品零售同比-7.3%(前值-5.7%);家电零售同比32.4%(前值53.0%);通讯器材零售同比13.9%(前值33.0%);汽车零售同比4.6%(前值1.1%,4月0.7%)。
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累计同比从3.7%回落至2.8%,对应单月同比只有0.5%。其中各部分增速均较前值有所回落,较为意外的一是制造业投资,可能受设备更新资金前期使用比率已经较高有关,和“反内卷”的影响可能也有一定关系;二是狭义基建投资,天气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外,下滑幅度较大的是水利管理业,大概率是2023年底的增发国债及其配套资金使用基本完毕,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带来的共同结果。
6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0.5%,前值2.9%。
其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5.1%,前值7.8%;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2.9%,前值-12%;大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5.3%,前值9.2%;小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2.0%,前值5.1%。
6月地产销售、投资均继续减速,贷款带动下到位资金降幅略有收窄。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是地产销售相对较好的阶段,意味着在“924”政策红利下,真实需求经历了两个季度左右的释放。这波需求脉冲释放完毕后,今年4月起地产销售开始放缓,5-6月降幅逐步扩大。这一背景下通过新一轮政策继续推动止跌回稳较为关键。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5.4%,前值-3.3%;商品房销售额当月同比-10.7%,前值-5.9%。
6月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2.9%,前值-12%;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9.5%,前值-19.3%;施工面积当月同比-0.7%;竣工面积当月同比-1.9%,前值-19.5%。
6月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当月同比-9.7%,前值-10.1%;其中,国内贷款当月同比11.8%,前值-13%;自筹资金当月同比-7.2%,前值-8.7%;定金及预收款当月同比-16.8%,前值-12.7%;个人按揭贷款当月同比-23.1%,前值-8.5%。
简单总结,上半年实际增长同比5.3%,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关注的短板一是名义GDP,它影响微观体感;二是工业产能利用率和工业产销率,它影响后续阶段的价格水平和名义GDP中枢。同时,6月份的边际变化亦值得重视:(1)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显著偏低,对应经济可能存在资本形成不足的问题;(2)社零大类中餐饮等门类增速下降较快,是消费的结构性弱项之一;(3)房地产销售投资降幅扩大。对于短期宏观面来说,新的政策线索或者信号较为关键,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能否支撑有效投资,消费有没有接续性的激励,地产政策是否会有新的空间、“反内卷”能否有效约束供给等。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关税出现反复可能;转口贸易出现变化;狭义基建下行风险大于预期;“以旧换新”国补资金下半年弹性变小的影响出现;地产销售继续下行。
相关文章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