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为期五天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连续第三年参展,在智能汽车链展区(E2馆B06展位)以“擎智行 共塑致远”为主题,集中展示了能源动力、运动智控、驾驶辅助等领域的前沿成果,用本土化创新实践与全球化协同能力,为中国汽车供应链韧性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期,技术迭代、市场竞争与地缘格局的交织变化,让供应链的稳健性与灵活性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创新速度尤为突出,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高接受度推动产品快速迭代,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更催生了产业链的全新生态。
面对这一机遇,博世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战略,持续加码本地研发与制造。此次展出的智能集成制动系统、DPB 2.0与ESP 10组合方案,通过精准控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合”平台48V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舒适电机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平顺的驾驶体验;针对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管理系统,则能在极端天气下保障电池与座舱的温度平衡。此外,12伏与48伏锂离子电池系列产品,分别适配电动汽车电网与内燃机汽车微混系统,全方位满足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这些创新成果背后,是博世在中国建立的完整研发体系与生产网络,彰显了其与本土市场同频共振的决心。
随着中国汽车“出海”步伐加快,如何突破地域壁垒、满足全球市场的法规与技术要求,成为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博世凭借百年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布局,成为中国伙伴拓展海外市场的可靠后盾。
在辅助驾驶领域,博世的纵横辅助驾驶至尊版已完成欧洲道路测试,其融合了本地数据训练与全球安全标准的系统,能帮助车企快速通过欧盟法规认证。今年4月与地平线联合开发的征程6B芯片多功能摄像头,更是整合了本土算力优势与国际合规经验,目前已获得多家头部车企的定点订单。在硬件配套方面,博世的电桥、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等产品,均通过全球统一标准设计,可直接适配不同地区的车型需求。
售后服务网络的全球化布局同样关键。博世智能出行售后与X-Motors合作探索的“4S店+综合维修站”模式,计划年内在印尼落地120家服务门店,为出海车企提供本地化维修保养支持,让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不仅“走得出”,更能“站得稳”。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正成为提升韧性的核心手段。博世互联工业团队将全球制造经验与本土实践结合,推出的NEXEED数字化平台已实现全链条可视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调度,从物流跟踪到质量监控,数据驱动的决策让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30%以上。
近期交付的电动车零部件智能产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将设备利用率提高25%,同时借助大数据预测需求波动,使库存周转效率提升近四成。这种“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不仅应用于博世自身工厂,更通过技术输出赋能上下游企业,帮助合作伙伴构建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生产体系。正如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所言:“开放合作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愿与本土伙伴携手,打造既能扎根中国、又能链接全球的智能出行生态。”
从本土化创新到全球化协同,从硬件制造到数字服务,博世在链博会上展示的不仅是技术产品,更是一套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这种“立足本土、辐射全球”的发展路径,正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可借鉴的范本。
相关文章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77阅读
2025-07-16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