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3158字,阅读时间12分钟
理想汽车作为“蔚小理”中最稳的那个,近几年凭借增程式和“奶爸车”定位,不仅稳居新势力销冠,还率先啃下年度盈利这块硬骨头,引得不少“玩家”争相效仿。
但如今,6月销量3.6万辆的成绩,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4%、11%,理想曾经的“稳”字招牌,已然正被后来者稀释。
图/2025年6月理想汽车销量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零跑凭借“半价理想”,在今年3月-6月连续四个月斩获新势力销冠;问界旗下M系列则凭借家庭和商务双线并行的优势,稳抓中产阶级,6月销量4.5万辆。
增程市场的红利窗口正在收窄,消费者对纯电的接受度逐渐升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度也在提升,曾经的“安全区”成了“温水区”。
面对此局势,理想将破局筹码压在了纯电上。
按照其官方规划,7月17日,理想纯电i系列首款车型i8将开启预定,7月29日,正式上市。不过,7月14日,理想i8内饰泄密,随后,理想官方账号大方公布了高清全新内饰图。
图/理想i8内饰图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看来,理想i8迫不及待想要成为理想跳出温水的跳板。它能如愿吗?
1. 增程优势逐渐被削弱后,理想慢下来了
凭借着对家庭用户的精准锚定与增程式技术的差异化打法,从理想ONE的月销破万,到L系列创造的现象级销量,理想在新能源赛道一路领跑。
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182%的数据,不仅助其首次站上新势力年度销冠宝座,还让其以118亿元的年净利润,成为了中国新势力中第一家实现年扭亏为盈的品牌。
图/2022-2023年理想销量对比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次年,产品交付仅5年的理想,以全年累销超50万辆的成绩继续蝉联新势力销冠,彼时其销量增长的速度,显然超过了用时10年才在中国市场达成年销50万辆目标的特斯拉。
图/2024年理想销量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选理想就是冲着大空间和增程式去的。”理想L9车主张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用户心声,“一家人长途旅行,续航焦虑完全不存在,车内配置又丰富,老人孩子都舒坦。”
理想L7车主李女士则被“家的概念”打动,“冰箱彩电大沙发,对我们这种家庭出行为主的太实用了。”
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如今的理想似乎正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6月27日,在各车企发布6月销量前夕,理想突然下调今年二季度交付量预期,从此前的12.3万-12.8万辆,下调至10.8万辆左右。
图/理想宣布下调Q2交付量预期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同日,理想宣布组织架构大调,将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量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人事任命同步落地。
7月初,理想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累销为20.39万辆,虽较去年同期仍有7.8%的正增长,但对比零跑155.8%、小鹏279%的同比涨幅,增长乏力态势已十分明显。
图/2025年H1部分车企累计销量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曾经撑起理想半壁江山的L系列增程产品,为何竞争力日渐式微?
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增程赛道早已不是理想一家独享。问界、阿维塔、深蓝等品牌纷纷以L系列为对标,在各价位段布局竞品,从上下两端挤压理想的市场份额,分流了大量家庭用户。
另一方面,增程式的"护城河"正被不断侵蚀。随着快充技术的迭代与充电网络的完善,增程车"可油可电"的优势不再稀缺。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今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408.3万台,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6万台。
图/2024-2025年5月公共充电桩数量统计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大多数消费者坦言,在续航里程和电耗优势的不断提升下,他们对于增程的刚需在逐渐减弱。“当初选增程是怕没桩、续航不够,现在充电桩到处都是,快充又快,纯电车续航也上来了,算下来还是纯电更合适。”
2. 从“稳”到“急”,理想醒了
事实上,理想如今的瓶颈,与其长期依赖的“保守策略”也难脱干系。
在新能源市场加速迭代的几年里,理想或许是所有新势力最羡慕的对象,市场份额稳步扩张,发展态势一片向好,但这似乎也是理想最难甩掉的隐忧,在打出“稳”字牌的同时,也在关键节点慢了半拍。
配置升级的迟缓是最为直接的体现。总揽理想ONE到现在的L6、L7、L8、L9四款车,其内饰布局始终是标志性的双联屏以及简约的中控岛台,设计语言几乎无太大升级。
同时,在“零重力座椅”这一配置的跟进上,理想也略显逊色,以定价40万元级以上的理想L9为例,直到今年5月改款时,才终于装上了准零重力座椅,第二排座椅最大可调节至140度零重力躺姿。
图/理想L9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产品迭代的保守更显被动。
2019年12月,理想首款车型ONE正式开启交付,靠“增程+大空间”迅速切准市场需求,次年便斩获了中国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但在此之后,理想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产品始终缺席,旗下L系列四款车型均是基于理想ONE的思路下裂变出来的。
图/理想ONE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有一点需要关注,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提速,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进化,早已超过“基础家用”的门槛。
“以前买车主要考虑空间和舒适性,现在更看重智能驾驶和车机的智能化程度,毕竟科技配置能让驾驶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两年前换车时,我只关心续航够不够跑长途、空间能不能塞下婴儿车,现在选车,这些都是基本功了,理想的家庭场景虽然做的好,但在智能场景联动上还差些。”多名消费者坦言道。
意识到这点的理想汽车开始主动出击。一边加固增程车基本盘,在去年4月推出理想L6填补30万元以下市场空白;一边加紧在纯电市场的布局,理想MEGA作为理想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产品于去年上半年上市发售。
图/理想L6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按照理想目前的产品规划,下半年将推出两款纯电i系列产品——7月底上市的i8和9月上市的i6。
图/理想i8--理想i6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温水煮蛙的故事人人皆知,只是身处其中时,往往难察水温的变化。如今的理想,显然已经感受到了水温的升高。从“稳”到“急”的转变,或许正是它跳出舒适区的开始,但这场转身能否成功,还得看纯电i系列能否接住市场的期待。
3. 迟到的反击能奏效吗?
纯电市场当前的红利相比增程来说,更为可观。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纯电车累计零售量为332.9万辆,同比增长37.4%,是混动车累销的超1.5倍。
图/2025年6月新能源市场分析表
来源/乘联分会 新能源观截图
但,这条赛道早已挤满玩家。特斯拉Model Y持续霸占30万级销冠,蔚来ES6靠换电体系稳住高端基本盘,小米YU7则一上市就成为了纯电SUV市场的拦路虎,上市一小时大定超28.9万辆。
那么,理想的破局底气在哪儿呢?
与诸多消费者的接触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其中端倪。
数十名消费者中有超八成表示,在选购新能源车时,通常会重点考量三个维度:颜值、智驾和电池。“现在选新能源车,第一眼肯定是看颜值,毕竟天天开,得自己看着顺眼,但光有颜值也不行,智驾和电池是硬核指标。”
以理想MEGA为例,其市场表现未达预期,如今月销不足千辆,很大程度上是受颜值争议影响。自理想MEGA首次亮相以来,其“动车头”的造型便饱受消费市场调侃。
图/理想MEGA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第一次看到MEGA的外观时,确实接受不了,太独特了,不符合我的审美。”
“名字挺前卫,车长得却像高铁开上马路。”类似的吐槽并不少见。
但抛开外观,MEGA的真实用户却给出不少正面反馈,他们认为电车的好坏不能只看外观,得靠实际体验判定电池与智驾的硬实力。
“第一次见实车确实觉得怪,但用了三个月彻底改观。”在北京工作的理想MEGA车主刘先生提起自己的爱车难掩兴奋。
他认为,MEGA属于越用越爱型,车内细节设计很用心,补能速度更是惊喜,从20%充到80%只需12分钟,跟加油一样方便。“上周末带全家出游,我这辆车喝咖啡的功夫就充满了,比朋友的特斯拉补能快一倍不止。”
另一位MEGA车主黄先生则偏爱辅助驾驶功能,他觉得长途出行时能省不少力。“长途开着辅助驾驶,路况应对得很稳,反应还快,终于摆脱全家当‘司机轮换工’的日子了。”
即将上市的i8,显然是摸着MEGA过河。它在溜背造型基础上融合了L系列车型轮廓,800V高压平台在MEGA 5C技术上迭代,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补能效率再升级。尤其是高配版,用的是宁德时代单独提供的电池包,不仅空间利用率高,还通过了50多项极限测试。
除了产品力的再升级,理想汽车也在强化“强强联合”。6月10日,理想与宁德时代合作打造的电池包实现百万台级量产。其中,理想MEGA搭载的5C麒麟电池,采用的是宁德时代CTP 3.0电池包方案,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
图/宁德时代打造的理想专属电池包百万级量产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深度绑定,不仅能避免续航虚标问题,保证技术领先性,更能通过规模效应压低成本。
这场迟到的反击战,理想押上了所有筹码。i8能否成为跳出温水的跳板,或许在消费者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答案——毕竟,有产品力和服务双底气加持的品牌,总不至于让市场失望。
相关文章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70阅读
2025-07-16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