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SU7、YU7 上市之后,小米第二款 SUV 的谍照随之曝光,其代号为“昆仑 N3”。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小米昆仑 N3 完全没有小米 YU7 的运动性能风,车身造型非常方正,反而有理想 L9、问界 M9 等大型 SUV 的影子。
图源:微博@德卤爱开车
参考隔壁的小米 SU7,小米昆仑 N3 的定位至少是中大型级别,而且很有可能采用三排座椅布局。就在前几天,特斯拉官宣了全新六座 SUV Model Y(参数丨图片) L,难道小米的第三款车也要追着特斯拉不放?
实则不然。
根据德意志银行去年 12 月份发布的小米研报,小米汽车将会在 2026 年推出一款大型插混 SUV,而且小米招聘网站上还有面向增程器、发动机的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招聘信息,这些迹象都表明小米昆仑 N3 就是一款增程混动 SUV,与仅搭载纯电动力的特斯拉 Model Y L 有着完全不同的受众。
这一次,小米终于放过特斯拉,将大刀挥向理想和问界。
早在 2023 年,雷军就说过“未来的汽车市场将只剩下五家车企,年销量 1000 万辆是存活下来的门票,而小米汽车的目标是争取在 15~20 年内进入世界前五”。
根据 GlobalData 公布的数据,2024 年只有丰田汽车集团的年销量超过 1000 万辆,虽然进入全球年销量榜前十的国产品牌多了不少,但即便是成绩最好的比亚迪,也不过售出 427 万辆,与丰田、大众相比仍有不少距离。
在以普通家庭用户为主的国内车市,追求运动感和操控体验的小米 SU7 和小米 YU7,能有空前的热度和销量,完全可以说是两款成功的产品。
只不过,小米真要实现进入世界前五的目标,就得要尽快学习丰田和大众,推出更高性价比的中庸产品。
图源:电车通摄制
所以,电车通对于小米推出大体量的增程家用 SUV 并没有感到意外,既然已经造出自己喜欢的车型,也是时候打造出主流用户想要的产品。
老实说,大部分家庭用户喜欢方正的车身造型并不是出于审美,而是出于实用性考虑,毕竟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储物能力以及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
谍照中的小米昆仑 N3,似乎没有用上类似于小米 SU7 和小米 YU7 的灯组设计,但只要做到“不难看”“配置到位”,其实就足以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
当然,成为下一个丰田的关键就得设法在海外市场立足。
雷军在 7 月 2 日的直播中表示,预计在 2027 年才会考虑出国,优先服务好国内用户,而在去年 12 月透露,小米力求在 2030 年前将小米汽车推向欧洲市场。
小米汽车的出海规划确实要比其他新势力品牌慢不少,但小米汽车具备“人车家生态”的体系优势以及小米在科技的知名度,谁也不能保证小米汽车无法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车市的销量奇迹。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去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销量为 2289.2 万辆,同比增长 5.5%,小米要与比亚迪、吉利、大众、长安、丰田等多家大厂抢蛋糕,光靠国内新能源车市显然无法实现销量目标,可以说海外市场才是小米汽车成为汽车大厂的真正跳板。
图源:乘联会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在 2027 年会推出代号分别为 KL1 和 KL2 的混动车,这两款混动车很有可能主打性价比。如果可以抢占更多主流市场份额,小米就有足够的资源在 2030 年前开拓欧洲汽车市场,而采用传统 SUV 身材的小米昆仑 N3,则是小米汽车挖掘主流市场的第一步。
小米昆仑 N3 虽然不再把矛头对准特斯拉,但要想在家用混动 SUV 市场复制小米 SU7 和小米 YU7 的成功,过程可不容易。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小米昆仑 N3 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在 20~30 万级别的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 SUV 市场,小米只要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的产品比特斯拉更强就足够了,但在高端混动 SUV 市场,已经有问界 M 系列、理想 L 系列“两座大山”,而且还有领克 900、腾势 N9 等刚推出不久的有力竞争者。
图源:理想汽车
这四款车型都有各自的优势,问界 M 系列有华为智能技术加持,而且豪华配置做得很到位;理想 L 系列的“家用属性”深入人心,已经成为舒适出行的代名词,是理想的销量基本盘;领克 900 和腾势 N9 的性能很强大,而且底盘配置更是彰显大厂技术底蕴。
从前两款新车势要“全面碾压”特斯拉的态度来说,小米昆仑 N3 很有可能也要在多个领域都要做到高水平,尤其是续航能力,小米 SU7 和小米 YU7 纯电续航里程在各自细分市场中稳居前列。
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小米昆仑 N3 很有可能会用上宁德时代的最新电池技术,其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很有可能会是主要卖点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对小米汽车而言不算好的消息:小米昆仑 N3 的上市时间是明年,届时智己 LS9、智界 R9、小鹏 G01、极氪 9X、岚图泰山等混动 SUV 都已经上市。
其中,智己 LS9 还是首搭宁德时代锂混 AB 电池,很有可能用续航能力与理想 L9 等车型竞争,到那个时候小米昆仑 N3 手握的差异化优势就会少一个,产品说服力自然就没有那么强。
图源:工信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以现在的 20~30 万级混动 SUV 市场来看,小米昆仑 N3 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这一细分市场完全可以说“群英荟萃”,根据 6 月份的销量数据,问界 M8、问界 M9 的月销量分别为 21185 辆和 13718 辆,理想 L7、领克 900、问界 M7、理想 L9 四款 SUV 的月销量均超过 4800 辆,与此同时腾势 N9、理想 L8、魏牌蓝山、智界 R7 等十款车型的销量均超过 3000 辆。
换而言之,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量非常高,头部销量车型确实有,但车企打造的新品基本能换来还算过得去的销量。
这就需要小米昆仑 N3 采取与前两款车型完全不同的产品策略:全面竞争的宣传方式可能比“一对一”的宣传方式更奏效。
小米昆仑 N3 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产品发布的时间很有可能是在今年年底,明年才是这款增程 SUV 的主场。
小米两款纯电动车都已经成为爆款,而且为了不让小米 SU7 的产能受到影响,小米汽车选择将小米 YU7 的上市时间定在小米二期工厂竣工之后。即便如此,小米 YU7 还是受到产能跟不上的影响,在 6 月份仅售出 2234 辆,在销量数据上超越特斯拉 Model Y 还得继续挖掘产能潜力。
6 月 19 日,北京亦庄经开区开发建设区发布公告称,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了亦庄新城的一个地块,占地面积为 48.51 万平方米,紧挨着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电车通猜测,这一地块可能为了第三款车型做准备,同时也有更多资源为后续的其他车型做准备。
不过,小米的增程技术还没有落地,电车通还是期望小米的增程技术可以具备目前主流车型所具备的高静谧性、高油电转换效率等优势,如果还能带来更多惊喜,以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小米昆仑 N3 确实有可能改变混动家用 SUV 的格局。
(封面图源:微博@德卤爱开车)
相关文章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
2025-07-23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