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拧紧”具身智能 要用平台模式为机器人装上“大脑”

资讯 » 新科技 2025-07-27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密集的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验证高速发展期。继阿里、百度、京东、美团之后,又一互联网巨头官宣加码这一赛道。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腾讯对外宣布旗下Robotics X 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据介绍,该平台主打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具身智能软件服务,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机器人行业开放。

从宇树机器人亮相春晚到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发布,关于机器人躯体与智能灵魂之争,正重塑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势力版图。

就在一周前,京东刚刚宣布了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顶尖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投资,并且还是其中2家的领投方。从2021年至今,美团已先后投资了宇树科技、普渡科技等企业,总标的超过十亿。

和以资本投入为主的1.0模式不同,Tairos平台主要聚焦于为机器人本体与应用开发商补齐关键软件能力。据福田实验室主任张正友介绍,该平台是实验室长期扎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结合大模型技术推动机器人行业升级的又一次尝试。“其任务就像是为各类机器人装上‘大脑’,让机器人具备感知世界、规划任务以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从被动执行指令的机械体进化为主动适应现实世界的智能生命体。”

在平台能力方面,其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务两大组成部分,模型层面包含了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以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云服务平台则包含了仿真平台、数据平台以及开发工具等,可通过标准化接口调用及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

类似的打法在互联网巨头中已成为共识。除投资外,阿里旗下蚂蚁集团还躬身入局,成立了专门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百度则在今年5月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深度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技术成果向更多应用场景转化。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技术迭代的层面看,提供模块化接入的具身智能平台,可借助层次化架构设计使得不同功能的大模型可以相对独立地发展和更新,同时又能高效地协同工作、互相增强,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更加灵活高效。

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10年科技投资“最大主题”之一,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具身智能的落地,不仅仅是算法问题,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打通数据、训练、调试、部署全链条。

“AI是一场工业革命级的技术创新,但相对于一个完整的技术周期,当前AI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预测,随着AI的进一步落地,产业发展会从聚焦“好技术”进化到更加强调“好产品”。“基于此,围绕模型、平台等维度发力,结合应用生态全方位推动AI从技术突破走向场景实践,可以让好用的AI出现在离用户和产业更近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