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3C证 清仓旧标车 电动车行业蓄势迎接新国标|通讯Plus·深度

资讯 » 新科技 2025-07-31


7月24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以及最新发布的《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距离9月1日电动自行车最新版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电动车行业都在采取什么行动,为新国标蓄势?

标准升级 新国标如何保护消费者

近日,湖南桃江两位高中生搭乘经改装的电动两轮车,以100km/h的速度撞上了围墙身亡。这起因改装电动自行车酿成的悲剧,也让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对电动自行车安上限速这一“紧箍咒”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而新国标对多处技术标准进行了明确和限制。其中,电动车限速以及防篡改技术升级,备受公众关注。

新国标延续了现行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25km/h,而且高速行驶时车辆将发出警报,甚至强制电动车停车减速。早在意见征集阶段,工信部就表示,设置这一上限,主要考虑车速过快,将直接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人避险动作时间缩短,刹车距离也会变长,容易发生碰撞、侧滑、摔倒等情况,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问题,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通过互认协同功能,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即电动车有唯一身份码,并且同电池、充电设备、二维码一一对应,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有利于逐步减少改装行为。


新国标还通过强化配件阻燃性能,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标注建议使用年限等方式,提升整车安全。《意见》还明确,禁止电动摩托车上电动自行车牌照,规范电动自行车牌照使用,从而以多个维度保护消费者的用车安全。

三个月过渡期 车企积极申请新3C认证

同时,《意见》也明确,不符合新国标但符合旧版本标准的产品可以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这让电动自行车厂商留出时间尽快消化库存,完成产品过渡。12月1日起,所有在售的电动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已售出的车辆仍然可以正常上路,消费者也可以以旧换新。


电动自行车实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一览(图据四川省商务厅网站)

目前雅迪、爱玛、台铃、绿源等多家品牌正在积极申请新的3C认证,已经有符合最新国标的电动车获得认证,已经或即将上市。


在6月份举行的广州国际两轮车展览会上,雅迪C18、绿源卡乐25Pro和台铃的TDT7S201Z等符合新国标的车型也都正式亮相。不仅更加安全,一系列智能黑科技也已经成为这些新车的标配。记者也从雅迪客服了解到,目前已获得新国标下3C认证的车型,以简易造型的电动自行车为主,包括C09、C12、C18系列,以及滴滴青桔骑行使用的VM6.2共享电单车。更多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也将丰富多元需求的电动车市场。

门店加紧清旧标 “新国标”成噱头

新国标即将实施,自然引起了广大电动车车主关注。夏天正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今年夏天电动车新国标行将实施以及成都今年8月“限摩令”行将到期等多因素叠加,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愈发趋旺。但是记者也在其中注意到不和谐的一面。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探访了成都衣冠庙、红牌楼、青羊北路等地段的多家电动车门店,了解电动自行车销售情况。记者注意到,部分电动自行车销售人员以“新国标”为噱头,声称目前店内在售车辆都按照新国标生产,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店内的电动自行车。但是,又明里暗里提示顾客,店内的车可以解除限速。

记者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cqc.com.cn)查询发现,这些在售的电动自行车都拥有对应的3C证书,并标注“符合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字样,这些产品自然可以上路。但是,“可以改限速”就说明,部分车型可能并不符合最新国标规定,销售人员对消费者有误导之嫌。

时值电动车销售旺季,销售人员冲业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通过曲解政策、“揣着明白装糊涂”误导消费者并不可取。电动车销售涉及销售售后服务的一系列环节,真正留住客户的应该是完善的服务而不应是套路。作为消费者,也应当在购买前做好攻略,了解政策,亲自体验,作出明智的选择,享受新车带来的美好体验。

当2024年最后一天新国标颁布时,各种传言让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随着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意见》落地,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可以确定,新国标对各家企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为的是保障消费者的用车安全,规范行业,让市场有序竞争。在这场新的战役中,各家车企已经积极准备,摩拳擦掌,迎接更加严苛的考验,从而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封面新闻记者 吉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