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动车产业面临政策“断奶”,迷雾笼罩前路

资讯 » 新科技 2025-08-18

长期以来,美国汽车工业严重依赖联邦政府的支持以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在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宏伟美丽”预算案签署成为法律后,这种支持将戛然而止。

随着买家争相赶在税收抵免截止日期前购车,美国电动车销量可能在未来几周内激增。只是这一狂欢将如昙花一现,随后汽车制造商将面临艰难抉择。


当地时间2025年5月30日,密歇根州法明顿丘陵,许多未售出的电动车。

为电动汽车提供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将于9月30日到期。特朗普的预算法案还终止了将资金从汽油车制造商输送给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零排放汽车积分计划。同时,该法案还废除了对未达到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标准的公司的罚款。

多年来,这些政策助推了特斯拉和电动车初创公司的发展,并促使福特、通用等汽车巨头围绕以电动车为中心的战略重塑自我。

到2026年,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笼罩着贸易关税和终止激励措施带来的不确定性。分析师们尚未提供具体的前瞻性电动汽车销量预测。但大多数人认为,未来一年美国电动汽车需求将显著放缓。由于消费者需求降温,许多汽车制造商在过去一年已经缩减了美国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现在,他们准备进一步收缩,或将重点转向混合动力汽车。

随着全球趋势转向电气化,这可能使美国汽车工业变得落后。中国和欧洲继续倡导快速普及电动汽车。主导国内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正迅速在海外获得青睐,在质量、技术和可负担性方面树立了新标准。

与此同时,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吸引了更多美国买家,主要原因是价格更低,但也源于“里程焦虑”和其他消费者担忧。美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不会完全远离电动汽车市场,但近期前景艰难。

随着特朗普签署新法案,总体而言,美股的汽车制造商行业板块年初至今下跌了23%。

福特认为,消费者仍然想要电动汽车。他们只是希望价格更便宜。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公司已将大量资源集中用于在美国打造“一款突破性的电动汽车和一个平台”。

福特:电动车领域“煤矿里的金丝雀”

8月,福特宣布新的“通用电动汽车平台”,并计划在2027年发布一款起价为3万美元的中型电动皮卡。

吉姆·法利表示,福特已在这个项目上酝酿了三年,“代表了自T型车以来我们在福特设计和制造汽车方式上最彻底的变革”。

发布会没有展示新设计,但提供了一些细节。吉姆·法利称,该车将无比宽敞,将配备前行李箱以及一个“完整”的皮卡车厢,并且速度将超过福特野马双涡轮增压版。

他还表示,这款卡车能为一个家庭供电长达六天,承诺公司将专注于生产经济实惠、有利可图的大众市场电动汽车。

“这对我们福特来说是一个‘T型车时刻’,”吉姆·法利在最近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亨利·福特1908年T型车所创造的批量生产创新将汽车价格降低了60%,它被视为现代汽车工业的诞生。

然而,分析师们仍持怀疑态度。在二季度的业绩报告中,福特表示其电动汽车部门在第二季度亏损了13.3亿美元,尽管其电动汽车收入同比飙升105%至24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亚当·乔纳斯认为,对福特来说,现在是“电动汽车决策时刻”。在电动汽车方面,该公司似乎是“肯塔基州煤矿里的金丝雀”。但“投资者仍然对福特如何在特斯拉汽车业务都不盈利的市场中运营一个盈利的电动汽车业务持怀疑态度。”乔纳斯说。

除了消费者偏好和政府政策的逆转,乔纳斯还看到了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即“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正加速迁移到美国的海岸线”。

美国电动车政策激励时代结束

中国电动汽车的领先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早先,特斯拉一直是行业标杆。美国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加倍努力追赶马斯克的先发优势,认为全力投入电动汽车将提振股价表现。

就在五年前,梅赛德斯和沃尔沃表示将在2030年前实现全电动化;通用汽车的目标是2035年;沃尔沃早在2015年就已收购了电动汽车制造商Polestar;大众汽车则在去年决定投资50亿美元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成立合资企业。

支撑这些承诺的是来自世界多国政府的补贴和法规组合。时任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几项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激励电动汽车生产的措施成为法律时,美国跃居电动化俱乐部的前列。对消费者最有效的是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下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除了IRA税收抵免外,零排放汽车积分和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罚款也具有影响力。特斯拉长期以来一直是积分计划和CAFE规则的主要受益者。这是因为未能达到联邦排放要求的汽车制造商通常会从这家电动汽车巨头或其他有富余积分的公司购买积分。

这些计划也为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向电动汽车提供了激励。特斯拉2024年通过出售积分获得了28亿美元的收入,占其毛利润的16%。

2023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飙升49%,达到创纪录的120万辆。考克斯汽车公司的高级分析师斯蒂芬妮·瓦尔迪兹·斯特雷蒂表示,IRA税收抵免“确实是帮助销售以及实现电动车和燃油车价格平价的有效工具。”

但销量在2024年迅速放缓至8%的增长率,即130万辆新电动汽车。

今年放缓趋势持续。美国第二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下降了6.3%。根据考克斯汽车公司的数据,这使得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仅增长1.5%,至607089辆。与此同时,中国在2025年前六个月售出了超过300万辆电动汽车,且出口销量加速增长。

斯特雷蒂表示,“第二季度同比下滑只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三次下滑。”她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市场更趋成熟”的信号。

但这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高昂价格的不满。而且,在税收抵免到期后,很难将这个非常不确定的市场视为成熟市场。斯特雷蒂认为,迫在眉睫的IRA税收抵免终止可能会在第三季度前触发“创纪录”的美国电动汽车销售量,但随后第四季度将出现“崩溃”,因为“电动汽车市场将适应其新的现实”。

斯特雷蒂说:“今年下半年将是电动汽车需求的关键考验。”

标普全球移动出行公司AutoIntelligence部门的副总监斯蒂芬妮·布林利表示,这未必是件坏事。布林利说,取消税收抵免和其他激励措施让需求能够“更有机地增长”,并且“少一些强迫性”。

总体而言,分析师预测美国向电动化出行的转型将显著放缓。荣鼎集团估计,特朗普的预算案可能意味着到2035年,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数量将比之前的预测显著减少。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当前美国汽车销量中,电动车只占很小一部分。

根据摩根士丹利汇编的数据,截至6月,特斯拉Model Y是今年美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其次是特斯拉Model 3。通用汽车旗下的雪佛兰Equinox位居第三,但差距较大。福特野马Mach-E和现代Ioniq 5位列BEV车型前五名。

在2025年之前,考克斯汽车公司预测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所有新车销量的10%左右。特朗普的政策变化将该预测下调至8.5%左右。

在中国,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47万辆。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渗透率已经超过50%。

美国也落后于欧盟。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欧盟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15.6%,高于去年同期的12.5%。

事实上,在特朗普新预算案之前,除特斯拉外的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电动汽车业务上就已亏损。许多公司正在取消或推迟电动汽车发布。电动汽车需求似乎正在软化,或者至少是在重新调整。

福特、梅赛德斯、沃尔沃去年都砍掉了一些电动汽车车型。7月份有报道称,本田已搁置其计划于2026年上市的五座和七座电动SUV。本田将重点转向混合动力车的生产。

与此同时,日产在4月份取消了未来电动轿车的计划。日产北美公司CEO克里斯蒂安·默尼耶透露,该汽车制造商正在“倾听市场数据”,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减少,而对SUV需求增加。

斯特雷蒂说,混合动力车型需求的上升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以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更多的生产转向其他替代性动力系统。”

但并非全部如此。福特表示,尽管将一些新电动汽车车型推迟到2028年,但基本坚持其电动汽车路线,目标是电动车生产和新的经济实惠车型的发布。

现代汽车也在其耗资76亿美元的佐治亚州工厂大幅增加电动汽车产量,该工厂设计年产能为5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目前,该工厂生产Ioniq 5和Ioniq 9。预计将扩展到生产其他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思的电动车型。

寻找“经济实惠”的电动车

通用汽车正在放弃其到2035年停止销售几乎所有纯燃油车的内部目标。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在7月22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通用汽车现在寻求在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转换”。

通用汽车的雪佛兰Equinox EV起售价约为35000美元。公司正在重新推出改进的雪佛兰Bolt EV,可能在2026年初发布。通用汽车尚未确认价格,但预计在3万美元左右。该车将配备通用汽车首个磷酸铁锂电池组。

博拉说,重点是“实现盈利,然后继续改进,使我们的电动汽车也能获得适当且强劲的利润率。”她认为,这将使通用汽车“在2020年代后期到2030年代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特斯拉也继续表示将很快发布一款经济实惠的汽车。然而,高管们在7月23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交付至少要等到第四季度才开始,届时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已经到期。

美国贸易关税的实际影响尚未确定。但随着汽车制造商努力开发和推出更便宜的电动汽车,关税政策显然会增加生产成本。福特预计今年将受到20亿美元的关税影响,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仅在第二季度就使通用汽车损失了11亿美元。

在关税下,制造一辆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可能会更加昂贵。8月5日,考克斯公司大胆预测,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到2025年底,美国消费者将看到汽车价格上涨4%至8%,随着2026款车型进入市场,价格上涨将加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