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初深圳地铁成功部署了DeepSeek-R1AI平台,并以此为底座推进“轨道 + AI”的一揽子应用后,深圳地铁又将AI技术深度植入信号管理核心场景,通过腾讯IMA知识库构建起智能化运营体系,以实现信号运维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探索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创新的新路径。
近日,在深圳职训中心指导下,深圳地铁在内部推动腾讯IMA知识库产品在地铁信号管理中的应用专项培训,以“AI带头人”的形式对企业进行AI工具的培训提效。
在轨道交通运营中,信号系统如同“神经中枢”,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与效率。传统模式下,信号故障处置高度依赖“师带徒”的经验传承,动辄翻阅上千页纸质手册、跨线路协调经验数据的情况屡见不鲜,单起复杂故障的排查往往耗时数小时。而随着深圳地铁线路网络的扩张(截至 2025 年,运营里程超600公里),设备制式繁杂、故障案例激增,传统模式已难以应对高密度运营的需求。
面对多线路运营、设备制式繁杂、故障处置依赖个人经验的现实挑战,基于腾讯IMA知识库,地铁工作人员可以构建企业级知识中台,实现、案例等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归集与AI化利用,为一线运维人员提供实时、精准的智能决策支持。
此次培训中,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技术骨干徐文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案例,重点展示了IMA知识库在以下场景的落地成效。
首先是知识沉淀与共享方面,通过导入信号系统相关国标/铁标/行标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信号系统相关基础知识、行业故障案例、设备操作三板斧等文件,构建团队共用的知识资产,解决了“学习资料繁多无重点、技术标准查找困难”的痛点。
如将收集的信号系统相关基础知识导入知识库,并添加标签便于检索,这样一来,新员工能快速掌握了解信号系统的结构、相关设备的原理,老员工的经验也能沉淀为团队资产。
在技术标准快速查询方面,如技术人员通过IMA知识库输入“内锁闭道岔杆件安装标准”,系统立即调取相关技术标准,分别提取出各杆件安装的有关信息,最后进行梳理总结,极大提升了技术人员查询技术标准的效率。
此外,在故障智能诊断方面,针对信号系统设备类型多、故障模式复杂的特点。IMA知识库基于维护人员的故障处理经验总结,只需现场人员输入故障设备故障现象,IMA即可辅助诊断,瞬间调用关联数据,快速匹配相应的处理方案并按可能性排序信息。以“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没有小台阶”为例,通过检索,系统推送几种高概率故障原因及处理步骤,将排查时间大幅度缩短,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据了解,腾讯IMA知识库的核心功能包括:问问IMA,即知识获取功能,可支持联网搜索与基于知识库的精准回复;知识库则是信息处理功能,能快速解析设备手册、故障案例等专业文档;智能写作为内容输出功能,可生成报告、方案等各类文本,多端互通则实现了PC端、移动端、微信小程序的数据同步。
“从复杂的技术概念到实用的运维搭档,IMA知识库正在重新定义地铁信号管理的方式。”据徐文涛介绍,这一工具不仅能整合分散的知识资源,更能通过AI能力激活沉淀的信息,为一线运维人员提供实时支持。
近年来,深圳地铁积极探索“轨道+AI”应用场景。深圳职训中心以腾讯元宝、IMA作为数字工具,不断推动AI助力千行百业,本次知识库在地铁信号工程的应用,也揭示了企业利用AI进行创新的核心逻辑 —— 不是简单引入技术工具,而是通过AI重构知识流转、决策协同、运营管理的全流程,让数字化从 “锦上添花”变为 “核心动能”。
南方+记者 马芳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文章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
2025-08-2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