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孙正义
北京时间8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周一发文,分析了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为何能够成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青睐的外国投资者。文章指出,孙正义利用投资精心经营与特朗普的关系,为其AI等雄心壮志铺路。
特朗普与孙正义的志同道合也许并不令人意外,两人都反建制、且都有过巨额财富得而复失的经历。
然而,在过去八个月里,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不仅提高了美国和日本双方的金融利害关系,也在这位软银亿万富翁创始人与美国总统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官方的外交渠道。
如今,软银已经成为美国的重要外国投资者,该公司正在增持OpenAI股份,并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同时还在谋求收购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的代工业务。美国政府已入股英特尔获得10%股份,这将使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软银在亚利桑那州建设大型机器人和AI综合设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则让这层关系更上一层楼。
与特朗普关系的重要性
尽管孙正义的投资狂潮在华盛顿受到欢迎,避免了其他外来投资者常面临的怀疑,但如果他希望掌控更多实体及政治敏感资产,就必须维持与特朗普的关系。
例如,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的交易就颇为曲折,先是被前任美国总统拜登阻止,最终在特朗普干预下获得批准,条件是给予其“黄金股”(在重要事项上拥有控制权)。
“在华盛顿,对特朗普及其身边的人来说,孙正义已成为处理对日事务的首选人物。”日本协会CEO乔舒亚沃克(Joshua Walker)表示。该协会是一家致力于促进两国关系的非营利组织。
沃克表示,每个人都希望孙正义和日本取得成功,但当这样一个重要的关系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风险也会增加。如果关系破裂,其影响可能非常广泛。
孙正义与奥特曼、埃里森宣布星际之门
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孙正义一直在培养他与总统的亲密关系,他多次造访白宫、在高尔夫球场与特朗普交流,并通过那些能吸引特朗普的公开承诺,提供就业机会和投资计划。
一位与两人都合作过的驻美高管表示,孙正义是“一个敢于大手笔交易的交易撮合者,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没什么不同”。特朗普做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商业考量:这对美国的利益有好处吗?孙正义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孙正义的讨好行动始于2016年12月在特朗普大厦承诺的500亿美元投资。近十年后,当特朗普再次当选时,他又承诺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几周后,这位软银老板在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和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陪同下,承诺将领导一个名为“星际之门”的50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项目。
AI雄心的关键
“在美国,他有这些计划,很难约束他。”一位与孙正义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
孙正义的身边人表示,他已经认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必须接近美国的权力核心,其中包括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利用AI推动人类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的目标。
“如果特朗普不在台上,孙正义还会在美国进行这样的投资吗?我认为大多数投资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孙正义看到了投资全球最大基础设施与消费平台之一OpenAI的机会,也看到了投资美国关键芯片基础设施的机会。这一切都与他的战略高度一致。”金融咨询公司MST Financial分析师戴维吉布森(David Gibson)表示。
软银
到目前为止,孙正义的投资并未涉及钢铁等战略性、劳动密集型的实体资产,这些投资往往容易引发政治争议。分析师和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他未来涉足这一领域,软银能够在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他就越能受到保护,包括在特朗普之后的任何政府任期内。
孙正义此前也有过挫折。2021年,拜登政府阻止了英伟达收购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交易。如果该交易成功,日本软银集团可能会成为英伟达最大股东之一。
与此同时,软银自身的股价今年以来也上涨了逾 60%。一些投资者是看好ARM的成功,另一些则是为了押注OpenAI,或是希望通过软银旗下以科技股投资为主的“愿景基金”所计划的上市获得资本回报。
影响美日外交
孙正义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行动发生在2013年,当时他以220亿美元收购电信公司Sprint。该交易一度引发国家安全担忧,但在他同意拆除华为设备后最终获批。随后,他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似乎也得到了回报:2020年,Sprint与T-Mobile的合并获得了批准。
这种亲密关系不仅让部分投资者感到担忧,也让日本外交官心生顾虑。他们一方面小心翼翼地试图利用这种局势为自己谋利,另一方面又对孙正义充当“把门人”的角色颇有微词。
“最高层级进行的讨论有时未必会通知或邀请官僚和资深政客参与(直接通过孙正义),这种情况令人恼火。”一位东京资深外交人士表示。
这位外交人士也承认,在一个正常的沟通渠道已被打破或改变的白宫里,日本明白这种关系的好处仍然大于任何不适,尽管这种平衡随时可能突然改变。
“现在的困境是,如果孙正义与特朗普的关系不够密切,他就没有用处。如果过于密切,那就会很危险。”京都立命馆大学的客座教授、前日本外交官宫家邦彦(Kuihiko Miyake)表示。(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科技”。
相关文章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
2025-08-26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