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外卖之后,京东重启无人配送车项目。”
作者丨张进
编辑丨林觉民
雷峰网从多方信源获悉,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的技术合伙人蔡一奇,已经正式加入京东物流,其核心职责是主导无人配送车项目。
这一变动背后,曾流传过一段行业猜测:此前有消息称京东新组建了一个智驾团队,且由蔡一奇负责,此举被不少人解读为京东要入局乘用车智驾市场。但据我们了解,该智驾团队的核心目标是为京东自身的海量业务场景服务,包括物流仓储、外卖配送、京东大药房即时送、京东闪送,以及七鲜超市生鲜履约等多个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蔡一奇的汇报对象为京东物流 CEO 胡伟,这一组织架构安排进一步佐证,其负责的智驾团队核心聚焦无人配送车业务,而非面向乘用车市场的 Robotaxi 领域。
蔡一奇其人属于天才少年,19 岁便考上博士,25 岁获得德州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博士,曾在 Google 从事 Street View 的三维重建和高精度地图的研究工作。2019 年他离开 Google 后加入元戎启行,不仅是研发高精度地图方案的核心成员,还负责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工程化落地,离职时已跻身公司技术合伙人行列。
耐人寻味的是,元戎启行目前正处于 IPO 启动阶段——在上市前夕,公司发展的这一关键节点,作为技术骨干的蔡一奇选择离开,转投京东物流这样的互联网大厂,背后是否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原因尚未可知。
若要理解京东无人车在这个节点、引进明星智驾公司的技术合伙人,背后的深意,还得回溯其无人配送车的发展脉络。早在 2018 年,京东无人车业务发展受到刘强东诸多质疑,关键人物孔旗正是在此时加入,成为“破局者”:他建议调整研发方向,从“全面铺开”聚焦到“无人配送”单一赛道;主导重构了无人配送车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框架,并在 2019 年底实现“无安全员跟车”,让京东无人配送车从高校封闭场景,成功迈入开放道路常态化运营阶段。
然而如今,孔旗与老东家京东的矛盾已公开激化 —— 其 2021 年 8 月创办的「九识智能」,作为一家聚焦无人物流车的企业,正被京东指控侵犯知识产权。进一步梳理可见,九识智能的核心团队(孔旗、朱伟铖、庄立)均来自百度无人车、京东无人车体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当时至少 10 余名京东物流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部门核心研发人员扎堆离职,加入九识智能”。但经我们跟多位当事人核实,“扎堆离职”的真相是——当年徐雷出任京东新 CEO,孔旗主导的无人车项目被彻底边缘化,叠加集团后续将机器人团队并入该部门,在 Headcount(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核心研发人员被迫离职或被裁员。
而九识智能接收这批人员,本质是承接了京东业务调整后流出的人才,并非主动挖角——毕竟从业务走向看,是京东先“边缘化”了无人车业务。
据我们进一步了解,这起“大厂指控前员工创业公司侵权”的纠纷背后,还藏着行业竞争的暗线:九识智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京东核心竞争对手美团的大额投资,这一资本关联,让九识智能直接被划入美团的生态阵营,也让京东与九识的矛盾,从单纯的“前雇主与创业公司”纠纷,延伸至互联网大厂之间的生态竞争层面。
眼下,无人车领域正迎来扎堆上市的窗口期,若此次侵权指控被最终坐实,对志在 IPO 的九识智能而言,无疑将是致命打击,甚至可能直接阻断其上市进程。
2025 年无疑是无人车的“爆发年”:前有九识智能深陷与京东的知识产权纠纷,上市之路蒙上阴影;后有菜鸟传出动作——其无人车业务拟以 10 亿元估值推进拆分融资,试图通过独立运作寻找新机会;而作为手握海量配送场景的代表,京东近期也终于出手——通过招揽明星智驾公司的技术合伙人,借此重启无人配送车项目,为本就激烈的行业竞争,再添一把火。
(本文作者关注无人车领域动态,感兴趣的读者可添加作者微信IFlow2025交流。)
相关文章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
2025-08-27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