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想在相册里找一张照片,结果手指划了 300 米,看到了 50 张内容相似的截图、80 张诡异角度的自拍和一堆拍糊了的风景照后。。。
还是没找到你要的那张。
该说不说,现代人的相册已经不能叫相册了,得叫仓库。
随着手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伙按快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看到好看的风景,咔嚓一张;吃到好吃的美食,咔嚓一张;刷到好笑的段子,截图一张。就算是大粪车在门口过一下,都想来两张发给吃饭的朋友。
日积月累下来,手机里就存了成千上万张照片,但有一半都已经不需要了。
这时问题就来了: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照片。
其实答案没别的,只有一个字:删。
可删照片这事,甚至比你拍照片还难。。。
每次世超都得专门找个时间,深吸一口气,从头到尾,从截屏到视频,一张一张审阅。整个过程枯燥,乏味,重复,每次光是想一下,哥们小脑就已经萎缩了。
但前两天,我刷到一个叫 linger 的 App,感觉它把删照片这事变得不再那么无趣了点。
功能非常简单,2 句话就能介绍完。
打开 linger,它会从你的相册里随机抽取一组照片(15 张)。
不想要的照片,上滑删除;
特别喜欢的,下滑收藏(同步到照片里的个人收藏);
没感觉的,就左滑看下一张。
一组照片浏览完后,App 会统一问你是否确认删除那些标记了的照片。整个流程下来,你只花了 30 秒,就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相册断舍离。
说实话,类似“ 上滑删除、下滑收藏 ”这种交互形式的删照片 App,以前不是没有过。世超很早前买过一款,只是打开频率屈指可数。
但 linger 能让人眼前一亮,我觉得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随机”。
按顺序删照片为什么会枯燥?
因为下一张你能猜到。
当你开始删一堆旅游照时,你划掉上一张,基本就能猜到下一张还是同一个景点的打卡照。当你开始删截图时,划掉一张聊天记录,下一张八成还是。
这种确定性,就感觉自己在流水线上打螺丝,没有起伏感,人就会枯燥。
但随机就不一样了,它提供了一种未知感。
你刷抖音、小红书为啥会停不下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
linger 也是如此,世超在体验时,就发现上一张是 9 个月前在上海吃日料,下一张是平潭海边,再下一张又跳到了 3 年前上班路上的随手拍。
这种感觉,与其说是在整理,不如说是在回顾。
你能在这些照片的时间线上,不断跳跃、穿梭,然后被一张意想不到的老照片击中,陷入回忆中。在这个过程中,删除就成了一个顺手的动作,不再让你有一种任务感。
App 免费使用,用户每天可以浏览三组照片,每组 15 张。Pro 用户无限制,1 年 28 元。
根据作者微博回复,以后会更新视频、截屏、录屏、动图等类型回顾,还有相似照片清理的功能。
另外 App 目前只做了 iOS 版本,iPhone 用户在 App Store 搜 linger 就行。
安卓版本需要看 iOS 反响情况,1 个月会做出决定。
世超觉得大家感兴趣可以试试,要是需求量大也可以入个 Pro,一年也就一顿半外卖钱。
反正没啥事的时候,打开 linger 刷一刷,回味下老照片,删删废照片,让这个过程无感起来甚至有趣起来,挺不错的。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linger
微博@王波粒王波粒
相关文章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
2025-09-022阅读